安森·巴赫 作品

第八十六章 預兆

  帝國名義上控制著六處,但因為最大的港口和海軍都在艾德蘭公國境內,加上不少其他公國豪門都對投資殖民地十分有興趣,各自都資助甚至支持過不少殖民隊,而這些殖民隊都需要靠帝國海軍護航才能安全抵達新世界。

  因此赫瑞德皇室和貝爾納家族,究竟哪個對殖民地影響力更高,是一個皇帝陛下本人並不想知道的問題。

  十三處大型殖民地中,白鯨港不是人口最多的,也不是資源最豐富的——它的優勢在於,距離本土(北港)的直線距離最近,並且和北海三國的距離也並不算太遠。

  正是靠著距離優勢,加上週圍已經有幾個還算成熟的殖民地提供勞動力和少量貿易,幫助白鯨港度過了最初的難關,只用區區五十多年就成長到其它殖民地需要近百年才能擁有的水準,並且依然保持著相當程度的擴張勢頭。

  安森下一步的計劃就是擴張和這些殖民地的貿易,增加對他們某些“特色”商品的採購,靠著從王家海軍租來的商船減少運輸成本,爭取以量取勝。

  過去這種大型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都是零散的,自發的,最多也就是像白鯨港商會那樣,低買高賣;效率上當然就不如以白鯨港,甚至是整個冰龍峽灣作為主體,更能靠體量和購買力獲得議價權。

  最重要的是利用白鯨港和本土之間的距離優勢,倚靠更便宜,數量更充足的製成品與奢侈品,控制新世界的市場——不僅要走出去,更要吸引對方主動到白鯨港貿易,讓這座“新世界”的燈塔真正大放光芒。

  這樣促進了白鯨港的發展,更能將其它殖民地的原材料市場也吸引到白鯨港,通過一艘艘商船運往本土。

  如此不僅減少了帝國的原材料供應,又能為克洛維王國提供更充足的鐵礦石和煤炭供應,刺激本土增加與白鯨港的貿易,壓低製成品的價格,又能進一步穩固白鯨港在整個新世界貿易體系中的地位。

  每每想到這裡,安森就覺得自己的忠誠之心更加赤誠了幾分;要是這樣本土都不能答應自己的要求,任命一位榮譽總督的話,那實在是太令人傷心了。

  不過就像最完美的蘋果酒肯定會有橡木桶的味道,再完美的計劃往往也存在一些無法控制,意料之中或者之外的突發狀況,打破某人辛辛苦苦構建出來的美好藍圖。

  當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本人都會因為一些小的細節,令他的內心有所覺察,心跳開始加速,為他接下來最不想聽到的事情做好鋪墊。

  這種情況可能是空中掠過的驚鳥,可能是枝頭最後落下的一片樹葉,可能是臉頰上毫無預兆突出的傷口……

  對於安森·巴赫,那就是一臉不知道是什麼表情的卡爾·貝恩,拿著兩張字條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

  “哪個是好消息?”

  議會區教堂內,安森幾乎是下意識的喊住了正想上前的參謀長,令後者直接愣在了原地,足足過了五秒鐘才反應過來。

  “這就要看你怎麼認為了。”卡爾一臉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表情:

  “總之先說比較差的那個吧——你的好朋友路易·貝爾納沒騙你,帝國真的調遣了一支規模和我們差不多,大概十個步兵團規模的正規軍到了殖民地,並且有數量相當可觀的騎兵和炮兵;再加上殖民地的民兵,差不多有個三四萬人。”

  “……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陸軍參謀部的人就是一群自己嚇自己的傻子,這支軍隊根本就不是派來圍剿我們的——所以用不著再為這件事情擔心了。”

  “不是我們…那是誰?”

  “他們自己。”卡爾翻了個白眼:

  “帝國的殖民地叛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