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1992 作品

第926章 投產

  大概來說,米發的翻修期是毛髮的兩倍,總壽命更是達到了毛髮的四倍。

  從這個角度來說,說一臺米發頂4臺毛髮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這無疑大大加重了裝備俄羅斯發動機中國空軍的後勤壓力和保障難度!

  以咱們的空軍部隊的訓練強度,大概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就需要將戰鬥機上的發動機拆下來,運回維修廠進行翻修,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這只不過是多拆換和運輸幾次發動機的事情而已,不算什麼大事,但如果是在戰時,這個問題可就要命了:這意味著咱們的作戰飛機的持續作戰能力就因為發動機壽命不足而大打折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每天作戰5小時來計算,咱們的十號幾和11號機持續進行兩個月的作戰就需要進行發動機翻修,而此時米國的飛機的發動機還沒達到翻修期的一半!

  面對如此巨大的差距,空軍方面心急如焚:必須想辦法提高“三姨夫”的翻修期和總壽命啊!

  作為空軍航空發動機主力翻修廠的57xx廠接到命令後,具體怎麼做的咱們就不說了,最終他們通過攻克核心技術,以發動機維修再製造技術,成功的將“三姨夫”的翻修期從原來的300小時提升到了500飛行小時,而總壽命也提升到了1500小時,基本相當於將咱們主力戰鬥機的維修和更換髮動機的時間延長了一倍,這意義有多大,大家心裡都有本賬,自然不用作者來多說——當然,成功給“三姨夫”延壽,那是2010年左右的事了,這會兒的57xx廠正對著“三姨夫”狂流口水、感慨“果然啊,老大哥就是老大哥!”呢。

  而57xx廠專家團隊之所以來華騰工業集團,就是對華騰工業集團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能力進行評估——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此前華騰工業集團申請在國內成立一個d-30k系列發動機的大修廠,空軍以及總裝已經對華騰工業集團的申請給出了批覆,原則上同意了華騰集團的申請,之所以是“原則上”,就是因為在這之前還要過一道關:通過57xx廠對華騰工業集體的評估。

  不過對於57xx廠的專家團隊而言,與其說他們是來對華騰工業集團的d-30k系列發動機的大修能力進行評估的,不如說他們是來學習的:

  在知道了華騰工業集團先後從大毛家和二毛家挖來了前蘇聯克里莫夫設計局的第二人總設計師謝爾蓋·伊佐托夫先生、前蘇聯進步機器製造局第一副總經理伊戈爾·雅羅斯拉夫斯基先生等一眾前蘇聯在航空發動機製造、研發領域的大拿和技術骨幹之後,57xx廠的專家們在調整好了心態;而在知道華騰工業集團竟然已經成功仿製出了dv-2渦扇發動機、並且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測試之後,他們的心態就再次改變了許多……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此時此刻,為什麼這些專家這麼著急了,機會是真的難得啊。

  倒是張起航,在說完了上面的話之後,他微微一頓,接著說道:“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大家放心,這次的交流活動肯定讓大家滿意,大家也不用著急,我們給大家安排了充足的時間,至於現在,咱們先簡單的吃頓飯,之後大家休息個把小時,下午兩點半咱們有個茶話交流會,到時候謝爾蓋·伊佐托夫先生、伊戈爾·雅羅斯拉夫斯基以及康斯坦丁·安東諾夫先生等前蘇聯知名的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發和生產專家們都會出席,大家如果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儘管問。”

  張起航都這麼說了,眾專家們還能說什麼?況且坐了一路的車,大家也真的有些餓了,只是來到餐廳,看到餐廳裡隨處可見的老老少少的毛子,57xx廠的專家們頓時懵了:怎麼這麼多俄羅斯人?

  面對大家的疑問,張起航解釋道:“這些都是我們集團這些年來陸陸續續從前蘇聯請來的航空發動機以及航空飛行器領域的專家。”

  聽到張起航的回答,這位頭髮斑白的專家頓時肅然起敬,客氣的問道:“這麼多的專家……張總您費了不小的功夫吧?”

  “還行吧,”看著眼前的毛子們,張起航的嘴角微微翹起:“不管當初我們花費了多大的力氣才將這些人請來,可事實證明,當初我們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說到這,張起航隨手一指,說道:“劉專家,您看到那個正端著碗喝湯的、一個人就佔一個桌子的大媽了嗎,您別看她是標準的俄羅斯大媽,但當年她可是d-30k系列發動機的高壓渦輪葉片工程師。”

  “……”

  劉專家忍不住張大了嘴巴。

  他實在沒辦法將眼前這個膀大腰圓、體重起碼200斤以上的俄羅斯大媽與“渦扇發動機高壓渦輪葉片工程師”這麼高大上的名字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