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420章 大學

  那些學子和武人經過了科舉的淬鍊,心智和學習能力都是在人生的巔峰,這時候學起來也事半功倍。

  劉伯溫越想越覺得張皓說的大有可為。

  張皓繼續道:“禮部剛好是咱們的地盤,兵部那裡我也能說的上話,這次文武科舉的事情不妨就由咱們集賢院來牽頭,這次組建的大學也絕對不是國子監的衙門,而是真正教人經世致用知識的地方,我覺得可以由我父親擔任一個名譽校長,這樣咱們推行的阻力也小一些。”

  劉伯溫讚歎道:“公子想法天馬行空,開古今未有之先河,在下佩服之至。”

  張皓擺了擺手,謙虛道:“就是瞎想。”

  說幹就幹,劉伯溫恨不得馬上就將這個事情準備起來,但是文武科舉乃是國家的掄才大典,組建大學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更加重要的是,這一切的基礎就建立在銀子上面,而恰恰張皓剛好不缺錢。

  劉伯溫說道:“我根據公子的意見,將這個事情彙總出一個章程,上奏給彭相和主公,如果沒有問題,來年咱們就把這個新型的科舉制度給弄出來。”

  張皓點了點頭:“那一切都有勞劉先生了。”

  劉伯溫再次被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合著公子動動嘴,下邊跑斷腿。

  但是張皓一句話就讓劉伯溫的不滿煙消雲散:“茲事體大,這件事情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只能讓劉先生再辛苦一點了。”

  那還能說什麼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吧!

  張皓又將各種細節一一和劉伯溫對接之後,張皓才起身伸了個懶腰,說道:“事情已經說完,那我這便回去了。”

  劉伯溫欲言又止,一臉便秘的樣子,皺著眉頭捋著鬍鬚說道:“公子,我有一名故交,常常說人到中年,有時候總感覺力不從心,剛剛公子所說的武當秘術可能對他有些效果。”

  張皓恍然大悟,劉伯溫明顯在搞“無中生友”的名堂,張皓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那個故交就是劉伯溫自己。

  想想現在怡紅院曾經的頭牌劉霏兒嫁入劉府,劉霏兒那身材豈是劉伯溫能夠消受的,張皓不懷好意地想著,兩隻眼睛看向劉伯溫的眼神也有些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