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57章 怡紅院內論英雄

  為了增加劉伯溫對張士誠的好感,張皓只能捏著鼻子說起張士誠的好話。

  劉伯溫笑道:“公子勿要多疑,如果我對誠王殿下有些許怨奎,今天也不會赴公子之約了!”

  張皓笑道:“那是那是,不知先生從何處得知我高郵之安彩大會?”

  劉伯溫道:“前段時間在杭州會友,聽聞高郵此處的安彩大會,頗為新穎,是以趕來一探一二。”

  張皓忙道:“這安彩大會能得先生的關注,張皓與有榮焉,先生也看到了,南方群雄並起,元朝殘暴統治下,民不聊生,不知先生對時局有何看法?”

  張皓虛心請教,劉伯溫卻覺得正題來了,這應該算是第一道面試題了。認真說道:“江南一帶,一直是元朝政府的稅銀重地,這次誠王殿下佔據高郵鹽稅重地,打在了大都的痛處,所以引來了脫脫的百萬元軍。如今這元軍百萬葬送在高郵城下,勢必再難以南顧,江南群雄並起,將來得南方者,必得天下!”

  張皓是瞭解一些史料,所以才有此判斷,而劉伯溫只是根據邸報和時局,就把這局勢分析的七七八八了。

  張皓繼續問道:“那先生觀南方當世豪傑,誰可問鼎天下?”

  劉伯溫捋須道:“蘄州徐壽輝,以白蓮教眾起事,手下四大金剛都很有能力,在百姓中頗有聲望,可謂目前南方最大勢力,也是南方目前最有力的競爭者。但是徐壽輝以白蓮教為根基,白蓮內部勢力矛盾重重,後期定會成為其一大變數!”

  “濠州郭子興,一樣是白蓮教眾起事,以香軍自居,實力尚不如徐壽輝,不足為懼。浙東方國珍,福建陳友定,只能稱得上一方豪傑,不足為慮。”

  張皓忙問道:“先生觀我父親此人如何?”

  劉伯溫看了張皓一眼,如實說道:“縱觀誠王殿下的生平,自鹽梟起事,屢次招降,卻又降而復叛,是為不義。在眾義軍中,率先稱王,引來脫脫的圍攻,若不是元朝內部不濟,其義旗早已被脫脫徹底拔除,絕難東山再起,是為不智。”

  最後劉伯溫得出結論,說道:“是以老夫覺得誠王殿下即使佔據江南富庶之地,恐怕將來也難有作為。”

  張皓聽得佩服地五體投地,這不就是張士誠將來的發展寫照,說道:“對對對,劉先生所言極是。張老匹夫確實能力有限的緊.....”

  想了想現在的立場,張皓還是挽救了一下道:“幸虧知錯能改,還能搶救一下!”

  劉伯溫詫異地看了一眼,心道:“我這準備先抑後揚呢,你這態度我到底還揚不揚了?”

  劉伯溫沉吟半響,繼續道:“但是誠王殿下所到之處,愛民如子,能輕徭役,薄賦稅,與民生息。可見其仁也。手下猛將如雲,在抵抗脫脫三個月圍攻而不倒,上陣身先士卒,可見其勇也。還有就是能讓二公子年少之人,擔綱重任,完成這史無前例的安彩彩票的發行,知人善任,可見其智也。”

  最後劉伯溫斬釘截鐵地說:“原來我不看好誠王殿下,此次高郵一行,老夫覺得如此有仁有勇有智之人,將來問鼎天下的人中,必有誠王殿下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