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星球 作品

第242章 大明的基礎教育

 雖然這些老師都是沒有官職的老儒生,但是在當時在地方都是很有名氣的人。

 就像朱雄英現在大本堂裡面的一個先生,名叫李希顏,就是因為在地方上,教書的名氣太大,所以老朱就將他請過來教自己兒子了。

 雖然朱雄英沒聽過他的幾節課,但是不能否認,其很會教導學生,連最小的朱柍都喜歡聽他的課。

 朱雄英記得在前世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大明朝領先世界一百年,晚清落後世界二百年,怎麼想都不怎麼對勁吧。

 難道真的是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

 朱雄英記得以前看到的一個記載,是一個地方的縣誌,就是地方寫的本地的歷史。

 現在考古也會以地方誌為參考,因為不同於朝廷所修的史書,地方縣誌是難的不為尊者諱的真實記載。

 就比如一個縣太爺修橋鋪路口碑很好,但是也有記載他強搶民女的。還有就是一個大軍閥無惡不作,但是最後卻將全部家產捐給學校的。

 就是這樣一個縣誌,在滿清時期的記載,斷斷續續,幾乎連不上時間。奇怪不?連日寇入侵時期都沒能打斷的縣誌記載,在滿清時期竟然斷更了!

 也就是說在某些人嘴裡,滿清三百年的盛世中華,地方縣誌還沒有抗戰時期修的好。

 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滿清時期根本就是不斷的在打壓文化傳承,以這個地方縣誌為例子,明末清初時代,這個縣城裡有17所私塾。但是在滿清政府英明的領導下到乾隆年間,就只剩下了一所獨苗苗了。

 誰敢不經允許開私塾,斬立決!什麼鄉野遺老啊,什麼家學啊,敢亂講斬立決!

 這些直接導致了全縣的識字率,慘不忍睹!

 相傳有兩村械鬥,一村將近5000人,湊不出兩個會寫名字的!這個情況,不說是找人修縣誌,就是代寫書信的都是搶手買賣!

 這樣的情況,不要說其滿清誤我三百年,它沒有退步,都算是華夏民族的文化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