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42章 趙構求和,魏吳東關之戰,秦檜勸降大宋楚州


                 大隋世界之中,所有人一時間都變得安靜下來。

  當然,大宋世界之中也是如此。

  隋文帝的表情頓時變得無比古怪。

  足足過了好一會,這位大隋開國皇帝才呼出一口氣,道:

  “這個李世民,還真會想啊……”

  太子楊勇坐在一旁,此刻也想通了其中一些關節,不由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二弟如果真的去了大宋,那恐怕還真是一件好事。”

  高熲、宇文述等人的表情同樣也是一個比一個微妙。

  高熲咳嗽一聲,正色道:

  “楊廣殿下若是取代趙構的話,那應該就是宋金全面戰爭,不死不休了。”

  宇文述笑呵呵地開口道:

  “那樣楊廣殿下說不定還真能成為大宋的英雄皇帝,中興之主了呢。”

  楊勇也忍不住笑出了聲,過了好幾秒鐘才惋惜地開口道:

  “誰說不是呢?可惜了,金幕並沒有這樣的功能。”

  隋文帝啞然失笑,過了好一會才道:

  “是啊,可惜金幕並沒有這樣的功能,不然把楊廣那個臭小子扔到大宋去,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大宋世界之中,正準備開口說奏章之事的趙匡胤思路都被打斷了。

  他表情古怪地看著面前的諸多大臣。

  “諸位卿家,你們覺得呢?”

  趙普表情停滯半晌,道:

  “這個主意聽起來其實還是,還是……有些意思的。”

  楊業倒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直接開口道:

  “隋煬帝可是有名的戰狂,讓他來到大宋趙構那個世界的話,絕對能和金國人打得天翻地覆。”

  “嗯,不過隋煬帝志大才疏,恐怕也難以戰勝金國群獠啊。”

  金國人可恨歸可恨,但能滅掉遼國,實力之強悍自不必多言。

  就算是趙匡胤的這個大宋,若不是得到金幕的幫助獲得了諸多火器,也未必就敢說一定能穩贏金國了。

  趙匡胤吐出一口氣,道:

  “是啊,開皇盛世多的是錢,正好讓趙構那個混賬東西好好地去敗家。”

  “唉,他孃的,你們說,這李世民的提議要是真的,那該多好。”

  頓了頓,趙匡胤表情重新變得嚴肅起來。

  “好了,咱們好好討論一下這個彈劾奏章的事情!”

  聽著趙匡胤的話,趙普等宰相的臉色不由發苦。

  還要來啊?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河北平原上,大批金軍正在浩浩蕩蕩地南下。

  臨時營地中,作為主帥之一的完顏宗翰見到了來自大宋的使者。

  這名使者態度極其諂媚,彎腰幾乎及地,雙手奉上了一份趙構親筆手書。

  “大帥,這是我國小王的請和詔書,還請大帥過目。”

  完顏宗翰冷笑一聲,接過了這份詔書。

  剛看到詔書開頭,完顏宗翰就是一怔。

  在金國曆次南征的過程中,趙構派出的求和使者接連不斷,類似的請和詔更是不知道寫了多少。

  對完顏宗翰來說,這玩意用來擦屁股都嫌硬。

  但今天這份請和詔,和之前還是不太一樣的。

  在之前的請和詔中,開頭一般是“大宋皇帝構致書大金元帥帳前……”

  但這一次的開頭卻變成了“宋康王構謹致元帥閣下……”

  趙構在這份詔書之中直接就把自己降了一個等基,從皇帝降成了王爺!

  完顏宗翰哂然一笑,繼續看了下去。

  “……小宋有失先資於大國,此構之過也……”

  “今則盡攜臣屬,遠竄荊蠻……”

  “只求受命於中原大金國,得一親王封號,無須勞煩元帥閣下勞師遠征……”

  “願去尊號,用大金正碩年號,比於藩臣……”

  “只求為大金之陪隸,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無有二上矣!”

  “社稷存亡,在閣下一言。某之受賜,有若登天之難。而閣下之垂恩,則如轉圜之易。”

  “伏唯元帥閣下明察!”

  “宋康王構敬上。”

  完顏宗翰看完,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抬頭看著面前諂媚的大宋使者,發出一聲譏笑。

  “這就是你們的大宋皇帝?”

  聽著完顏宗翰毫不掩飾的嘲諷,縱然這個宋國使者再怎麼厚臉皮,此刻也不由有些尷尬。

  使者賠笑道:

  “如今世界上已經沒有大宋皇帝的,只有一心求和的大金臣屬康王趙構。”

  “還請元帥大人看在我們康王殿下對大金忠心耿耿的份上,就此和談罷兵吧。”

  完顏宗翰哈哈大笑道:

  “和談罷兵?可以啊,你讓趙構帶著一家老小都過來吧,只要他願意獻出所有大宋領土,搬到在大金中都居住,那麼他從今往後就永遠也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了。”

  “怎麼樣?”

  使者聞言,頓時呆滯。

  趙構要是真願意獻出大宋所有領土的話,那早就投降了。

  歸根結底,趙構這些卑微的言辭,無非就是想要獲得和平,好繼續當他的大宋皇帝罷了。

  只要還是大宋皇帝,趙構就能擁有無上的權勢,無盡的奢靡享受。

  這可不是去金國當一個階下囚能實現的生活!

  完顏宗翰看到使者反應,又一次地發出了冷笑。

  “你也知道趙構不可能會這麼做對吧,那你還不快滾!”

  將使者驅逐離開之後,完顏宗翰看著面前的金國諸多將軍,沉聲道:

  “這三番五次的南下,大家估計也都煩了。”

  “咱們都努努力,這一次徹底解決了宋國,把整個天下收入囊中,今後就只需要天天在家享受就好了。”

  眾人齊聲領命,其中又以兀朮最為迫不及待。

  【在求和失敗,又得知金軍南下之後,趙構徹底慌了神。】

  【趙構將隆裕皇太后和宮中的嬪妃們全部從揚州送到了江南西路的首府洪州(南昌),同時秘密下令讓藍珪等人準備好馬匹船隻,準備一旦金軍兵鋒逼近就立刻逃亡。】

  【但趙構也知道一味的逃跑終歸不能解決問題,軍隊也是他必須要牢牢掌控的。】

  【此時主戰派大臣之中,張浚已經被趙構打發去京兆府(長安)守衛關中和巴蜀,剩餘朝堂之中的主戰派也因為藍珪等太監的迴歸而被再度壓制,削弱了許多。】

  【但趙構依舊對掌握兵權的主戰派韓世忠等大將並不放心,於是他便接連發出旨意,催促杜充領兵前往江淮一帶佈防。】

  畫面中,杜充接到旨意,不但不著急,反而淡定地翹起了二郎腿。

  “陛下這麼急著找我去,又不給我加官進爵,呵呵……”

  “那我就慢一點去,有什麼好怕的?”

  杜充悠閒地將旨意丟在了桌案上,翹起了二郎腿。

  【杜充的刻意拖延,讓趙構感覺到壓力巨大。】

  趙構看著面前的呂頤浩,沉聲道:

  “朕覺得,若是文武百官有家屬想要南下的,就一律批准吧。”

  呂頤浩聞言,剛剛開口想要說的話立刻就堵住了。

  過了幾秒鐘,呂頤浩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也是這麼想的。”

  這些天,呂頤浩的態度其實也已經悄然發生了轉變。

  一方面,藍珪等太監的回宮重掌權力,以及杜充可能被任用的情況,都讓呂頤浩壓力巨大。

  另外一方面,趙構剛剛發佈的那條旨意,確實也暗合呂頤浩的心思。

  呂頤浩打算等會回家,就立刻讓自己家中的妻子和幾個年幼的兒子南下,前往福建乃至廣州一帶。

  別看大宋現在還保有黃河以南的大部分領土,但事實上從趙構到每一個平民百姓,心中都沒有任何的安全感。

  金軍的騎兵南下實在是太兇狠了,每一次都是長途奔襲,壓根不走尋常路!

  趙構看著呂頤浩配合的態度,滿意地點了點頭。

  最開始的時候,趙構還以為呂頤浩是一個非常堅決的主戰派。

  但隨著時間的過去,趙構逐漸發現,呂頤浩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堅決。

  畢竟真正堅決的主戰派,就比如李綱,現在可是還在被髮配降職的路上呢。

  呂頤浩顯然並不想像李綱那樣當一個任期只有七十五天的宰相,那麼向趙構妥協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趙構吐出一口氣,又道:

  “呂卿家,朕感覺單單讓韓世忠等人鎮守江淮一帶恐怕還是有些力量不足,應該讓杜充繼續領兵南下,加強江淮和杭州之間的防線,你覺得如何?”

  呂頤浩有些遲疑。

  他本想提及汴京,但又很清楚,汴京如今失守已成定局,沒有必要在這方面觸怒趙構。

  呂頤浩便順著趙構的意思道:

  “杜充能鎮守汴京這麼長的時間都未丟失,想來應該還是有些本事的。”

  “朝堂之中也多有對杜充讚揚的聲音,既然陛下認為應該將杜充調來,臣也沒有什麼意見。”

  呂頤浩只不過是順水推舟,但在趙構看來,這便是同意了。

  趙構大筆一揮,又發出了一道旨意。

  很快,杜充就接到了這份旨意。

  “……具官杜充,沈鷙有謀。徇國忘家,得烈丈夫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

  “比守兩京,備經百戰,夷夏聞名而喪氣,兵民矢死而一心……”

  “……今命杜充為大宋同知樞密院事,總兵防淮,欽此!”

  這奏章之中對杜充的吹捧誇獎,簡直把杜充吹得如同一個百戰百勝的軍神一般。

  但杜充聽完這旨意之後,眉頭卻一點點地皺了起來。

  同知樞密院事,就是副樞密使。

  打發要飯的呢?

  他並沒有什麼表情地站起來,接過了這份旨意。

  然後,提筆就寫了一份拒絕的奏摺。

  “……臣杜充征戰多年,身體病弱,今已有中風之相。”

  “懇請陛下恩准,允臣乞骸骨歸鄉養病,臣不勝感激之至!”

  將這份奏摺交給八百里加急帶走之後,杜充咳嗽一聲,對著下屬吩咐道:

  “去找幾個醫者過來,給本官看病。”

  “嗯,要找那種足夠機靈的!”

  營地之中,張憲和王貴站在一起,百無聊賴地說著話。

  “怎麼都已經過去十天了,咱們還是一點都沒動?”

  “誰知道呢?聽說好像是杜充大人生病了,所以才沒動的。”

  “你說這算什麼?要生病他怎麼不在汴京的時候就生病呢,那咱們現在應該還能守衛一下汴京呢。”

  “害,都這種時候了,說這些還有什麼意思?不過等金人退走之後,咱們應該還是能回到汴京的。”

  就在兩人議論的時候,正好看到岳飛策馬回營,於是兩人迅速就迎了上去。

  “怎麼樣,杜充大人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