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41章 岳飛無奈離開汴京,李世民的腦洞讓李淵驚呆了


                 大明眾人先是有些驚訝,但仔細一想,又頗為認同。

  大明皇帝不管怎麼樣,夠剛!

  雖然過剛易折,但凡事都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像金幕中大宋這個時代,一個剛猛的帝王,才能真正帶著大宋擺脫屈辱。

  朱高熾突然有些疑惑,問道:

  “皇祖,兒臣記得後來南宋也有幾個皇帝是比較好戰的,為何卻都沒有成功呢?”

  朱元璋哈哈一笑,看了朱棣一眼。

  “老四,你不是喜歡打仗嗎?你來回答。”

  朱棣心中不由嘀咕。

  咱是喜歡打仗不假,但又不喜歡指點江山。

  朱棣乾咳一聲,道: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就在於民心!”

  “在這個時代,河北和中原都是上百年的大宋領土,民心自然是向著大宋的。”

  “大家為了大宋拼死拼活的時候,大宋的皇帝卻在南邊苟安。”

  “等過了幾十年,反抗的人都被殺光了,河北中原的老百姓也逐漸適應了金國的統治,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這時候宋軍再打回來,對河北中原的老百姓而言就不再是自己人了,而是來自於他國的入侵敵軍。”

  “擁有老百姓的支持,宋軍也只不過是勉強和金軍一戰。那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宋軍還拿什麼來打得過金軍?”

  頓了頓,朱棣又滔滔不絕地開口:

  “當然啦,如果宋軍的北伐主將很有本事,能把金軍碾壓擊敗,那這些河北中原的老百姓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肯定都得迴歸大宋。”

  “刀劍面前,誰的意願都不重要。”

  “但唯一一個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岳飛早就死了,其他將領都沒有這種水平。”

  “又沒民心又沒有良將,軍隊也碾壓不了金國,那南宋拿什麼來北伐成功?”

  朱元璋嗯了一聲,淡淡道:

  “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過,那就是不會再有了。”

  朱元璋能從草根逆襲,就是抓住了許多個常人抓不住、甚至根本都發現不了的機會,才能開創大明王朝。

  尤其在軍事上,朱元璋的敏銳更是當世罕有。

  元末諸侯,朱元璋的地理條件其實是最爛的。

  別的諸侯,基本上都只有一到兩個方向上有敵人。

  唯獨朱元璋,東邊有方國珍,北邊有張士誠,西北有王保保,西邊是陳友諒,南邊還有一個陳有定。

  整整五個割據勢力,把朱元璋包圍在中間。

  這叫啥,這就叫做放眼望去,舉世皆敵!

  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去打任何一邊,都可能會被其他三邊夾擊。

  甚至朱元璋啥也不幹,隔壁的幾路割據勢力都可能聯合來攻打朱元璋,瓜分他的地盤。

  這種爛到極致的地理條件,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未來的人,都很難想象朱元璋能贏。

  但朱元璋硬是一個個把周圍所有的諸侯先後給收拾掉了,統一了整個江南。

  然後,朱元璋還北伐成功了!

  大秦王朝開始算起,華夏幾千年,唯一一個從南方北伐一統中原的。

  這一樁樁一件件,若是沒有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精妙絕倫的時機掌控,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所以,帶領華夏擺脫封建制度進入新時代的那位偉人才會如此感慨:

  “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偉人也是從北到南的。

  所以即便到了現代,朱元璋依舊是唯一一個從南往北,實質性一統華夏的人。

  沒有之一。(別和我提運輸隊長啊,提這個的罰你好好看一遍近代史。)

  朱棣好奇地開口:

  “父皇您能不能說說,究竟這趙構錯過了多少次機會?”

  朱元璋突然陷入沉默,表情變得古怪。

  等了一會,朱棣忍不住問道:

  “難道趙構一直都沒有機會?”

  朱元璋吐出一口氣,道:

  “不是。是他浪費的機會太多了,朕一下子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嗯,單單就金幕播放到現在,朕至少看到了五次,不,六次反擊金軍的機會了。”

  “哦,這還是因為宋軍太弱了。若是宋軍和金軍實力相當,那至少也出現過十次機會了。”

  朱棣:“……”

  心大如朱棣,這一刻也不由無語。

  大宋啊大宋,你一定要這麼離譜嗎?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朱勝非一家的馬車漸漸遠去,消失在了夜色中。

  這位拯救了趙構、甚至可以說是拯救了大宋的老臣,也就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朱勝非辭官之後,趙構果然按照朱勝非的推薦,將呂頤浩任命為右相,又以張浚任知樞密院事。】

  這兩位新掌權的宰相,便在行宮之中和趙構商議接下來的國事。

  呂頤浩面容方正,一看便是正氣凜然之人,說話時也是中氣十足,聲音迴盪。

  “陛下,咱們大宋已經向金國派去了那麼多次的求和使者,金國不但一直置之不理,甚至還接連派兵南下,妄圖將陛下您也擄掠去北方。”

  “事實證明,求和已不可能讓大宋的局勢好轉。”

  “必須要組織起全天下之力抗金,將金軍擊退,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剛聽完呂頤浩的這番高論,趙構立刻就後悔了。

  見鬼,朕怎麼就任用了這麼一個傢伙來當右相?

  這和李綱宗澤有什麼鳥區別?

  這朱勝非莫不是當真對朕有了異心,臨走時還想要坑朕一把?

  趙構臉色陰沉,並沒有開口說話。

  不管怎麼樣,現在這種時刻,的確是不可能剛剛任命呂頤浩為右相便將其罷免,那樣只會讓本就紛亂的朝政徹底散架。

  這點帝王權術水平,趙構還是有的。

  呂頤浩顯然已經憋得很久了,也不管趙構的臉色怎麼樣,自顧自地往下說道:

  “為今之計,可以讓汴京方面發動反攻,吸引金國的注意力。”

  “兩淮這邊,韓世忠和劉光世等人手中兵馬也算精銳,可以在正面阻擊金軍主力。”

  “如此雙管齊下,加上夏天將至,金人必然退兵。”

  “接著咱們再北上收復山東,將金人的勢力驅逐出黃河以南,就可以謀劃北伐……”

  “停停停!”趙構越聽越是心驚肉跳,終於忍不住打斷了呂頤浩的話。

  “呂卿家,你別想得這麼遠,先解決掉眼前的事情,讓金軍撤退再說吧。”

  此時金軍的主力還在揚州一線,於淮河南部、長江北部一帶和宋軍韓世忠、劉光世部進行交戰。

  趙構只想著趕緊把就在自己面前的這些金軍主力送走,其他什麼北伐、收復失地、恭迎二聖這種話,他是一個字都不想聽!

  一旁的張浚察言觀色,忙道:

  “陛下所言極是,苗劉兵變讓朝政飛馳,咱們應該重建朝廷,擊退金軍,再說其他。”

  在張浚的打圓場下,呂頤浩不得不暫時停止了進諫,這一場小朝會也就不歡而散。

  趙構目送呂頤浩和張浚的背影離開,不由呼出一口氣,恨恨地開口:

  “朱勝非這條老狗,肯定是在陷害朕!”

  “哼,呂頤浩這個蠢材,也只能胡亂用一用,終究指望不上他。”

  趙構既然對呂頤浩產生了懷疑,心中立刻就想著要怎麼樣去找人來鉗制呂頤浩。

  想來想去,趙構想出了兩個辦法。

  第一,將藍珪等被流放邊疆的宦官全部召回身邊。

  藍珪這些宦官幹啥啥不行,搞內鬥絕對是第一名。

  有了藍珪等人在身邊,朝堂之中就擁有了能鉗制呂頤浩的力量。

  但這樣依然還不夠。

  除了政壇之外,軍隊也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像現在拱衛趙構的大將,什麼韓世忠、劉光世這些,要麼就是堅決的主戰派,要麼就是傾向於主戰派的中立派。

  換言之,就算趙構在朝堂上壓制了主戰派的聲音,這些主戰派的大將也隨時可能效仿苗傅劉正彥,再發動一次兵變!

  於是就有了第二個辦法。

  那就是將如今主和派大臣之中握有最多兵馬的一名大臣,召回身邊。

  誰?

  汴京留守,杜充!

  很快的,兩封旨意同時離開了臨時行宮,在八百里加急的運輸下朝著遠方而去。

  鏡頭一轉,岳飛帶著八千騎兵,進入了汴京所在的京西北路。

  此刻已經進入初夏,道路兩旁的農田上卻是雜草叢生,村莊之中更是一片蕭瑟破敗,根本看不到什麼人煙。

  岳飛見狀心中也是極為痛惜,忍不住握緊了拳頭,憤恨地開口道:

  “這些金賊,實在是欺人太甚!”

  第三次汴京保衛戰,宋軍雖然在宗澤的指揮下挫敗了金人攻克汴京的企圖,但金軍也藉機肆虐了整個京西北路,讓這片原本人煙密集的大平原,變成了如今這般情形。

  岳飛想了想,對著左右叮囑道:

  “據說這一帶也有金軍出沒的跡象,爾等務必要多派斥候偵查,只要找到金軍的蹤跡,我們立刻就過去滅了他們!”

  和前往杭州平叛時的風馳電掣不同,岳飛迴歸汴京的速度其實很慢。

  之所以這麼慢,就是因為他在北返的路上得知汴京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戰事,所以將重心放在了剿滅路上四處劫掠的金軍小部隊上。

  這一路過來,岳飛陸續擊潰了七八股金軍小股部隊,斬首三百多顆,也算是小有所獲。

  夜色已深,岳飛領兵找了一處已經無人居住的村莊暫時宿營。

  就在他剛剛睡去沒有多久,急促的馬蹄聲傳入耳中,隨後是王貴的聲音。

  “嶽將軍何在,快,帶我去找他!”

  岳飛猛然起身,走出房屋之外,看到了行色匆匆的王貴。

  “你怎麼來了?難道汴京出事了?”

  在離開前,岳飛特地將王貴留在汴京,一是為了留個耳目,二則是萬一汴京出了什麼事,王貴也能保護自家老小撤離。

  王貴表情難看地開口道:

  “飛哥兒,你恐怕還不知道吧?”

  “就在兩天前,杜充大人已經召集眾人開會,他準備帶著汴京之中的主力南下,去守衛陛下了!”

  “什麼?”岳飛腦子轟一下,整個人一下子都懵了。

  帶著汴京主力南下?

  主力都沒了,汴京還怎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