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跡 作品

第 56 章【精修】





孟恪這段時間清閒,提前過退休生活,釣魚下棋,按時接人下班。




雖然要接的人從不上車。




孟恪童年曾跟一名中醫學棋,這位老先生也曾教過林巖。




名義上是師兄弟的兩個人,




此前只在飯局上見過一次,不算熟悉。




這幾天因為身邊喜歡圍棋這項活動的人不多,林巖空著,他時常上門拜訪,漸漸熟了。




這不到十幾個月的時間,孟恪與李羨沒有直接聯繫,也儘量少地介入她的生活。




許多細節,只能通過旁人得知。




也許他的話題指向性太強,林巖察覺,執棋的手懸滯,抬眼看他,笑容底下是一種對自己人的保護和警惕。




“孟先生對我這個小徒弟這麼感興趣。”




孟恪保持禮節性的謙遜,“我想追求對方之前,應該先了解喜好。所以跟林都問了您平時下棋的時間和地點,來問這些事。”




林巖驚訝於他的坦誠直白,旋即笑著點頭。




關於李羨的動態,他畢竟是長輩,也是外人,不能說太多,只提些無關緊要的日常。




不過日子不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常態麼。




孟恪兩手撐在桌邊,一手執子,垂眸,目色沉靜地看著棋盤,偶爾適度追問些細節。




“紀錄片?”




這一局下得很艱難,林巖皺眉觀察棋盤局勢,解釋道:“一部觀察特定群體人生狀態的紀錄片,她去年就在忙這件事,聽說不好弄,缺錢嘛。但是年輕人有點理想主義是好事。”




孟恪抬眸。恰巧不遠處有人收拾棋盤起身,高聲道走了走了,老婆快下班了。




他抬手看向腕錶時間。




“是還有事嗎?”林巖抬頭,“今天先到這吧。下次繼續。”




孟恪略一頷首。




-




李羨下班前聽到同事討論大廈樓前那輛勞斯萊斯。




-什麼來頭?不知道啊,但是接連出現好幾天,剛開始是在停車場,現在直接到樓門口了。




-是不是哪位主持人的追求者?怎麼沒聽到一點風聲。




-開車的人你們見過沒有?多大年紀?高不高帥不帥?




李羨起身收拾東西,順便看了眼對面的工位。




兩三件文稿,一杯沒有動過的咖啡,外套搭在椅背。




乘電梯時才遇見鄭素素。




“樓下那輛車,是等你的?怎麼不見你上車。”




李羨抬眼看向顯示屏不斷縮小的數字。




鄭素素抱臂哼笑,“還是說......金主其實是在等新歡?”




“我要是你。”李羨扭頭,眸色淡淡地看著她,“挑釁別人之前會先掂量掂量自己惹不惹得起。”




目光太寒凜,透著居高臨下的俯視。




鄭素素被她嚇住,大約一兩秒,回過神,挪開視線,挽回狼狽,“放狠話誰不會。”




叮。




電梯門打開。




李羨提步向外走。




身後有高跟鞋清脆落地的腳步聲,她知道,是鄭素素。




感應門自動打開。




裙樓旁是低調暫停的汽車。




按照以往的路線,李羨會略過,徑直走向不




遠處的地鐵入口。




腳步稍頓,她朝這輛車走去。




拉開副駕駛的車門,她坐進去,將包放在膝頭,抬手扯安全帶。




從她改變行跡那一刻開始,孟恪始終注視她,看著她扭頭看向車窗外。




一個身材高挑的捲髮女人。




剛才幾乎與她同時出門。




扯住鎖尋找搭扣,李羨聽到孟恪說:“這位很眼熟。”




“嗯。鄭素素,前同事,也是最近空降的新同事。”




鄭素素走了,李羨有些可惜,剛才上車太利索,應該叫她看到孟恪這張臉。




孟恪覺察她這點可惜的神色,“她就是你需要車的原因?”




關於為什麼需要接送下班,孟子瑋給孟恪的解釋是,她猜測嫂子跟別人發生矛盾,需要用車維持表面排場。




李羨輕輕點頭,借力抬手,任安全帶收縮回原本的位置,“嗯。”




“也是你剛才上車的原因?”他的語氣近乎陳述。




李羨扭頭看他,禮貌地牽起唇角,“謝謝。我過來是想告訴你,以後不用來等我了。”




幾乎是下意識地,孟恪跟著笑,垂落視線,眸色微動。




“我明天開始居家辦公。”




“多久?”




“不知道。”




“記者這工作方便居家麼。”




“採訪任務會用雲採訪的形式分擔一部分,剩下的去現場,也不用回電視臺。所以,不用見了。”李羨轉身,扣住把手。




捕食飲水,清早眉間白雲生*......




熟悉的來電鈴聲。




三年,她一直沒有換過。




孟恪目視她從包裡拿出手機,接起。




“喂,黎山......”李羨換隻手拿手機,另只拎包的手重新扣住把手,推開車門,“已經見到了嗎?對方怎麼說......”




她踏回地面,隨手關闔車門。




“嗯,嗯,我知道......沒關係,紀錄片都是這樣嘛,還有機會.....”




餘光裡,汽車旁一抹高挑的身影,他剛才一起下車了。




李羨沒叫自己回頭。




-




去年李羨認識一位記錄片導演、攝影師,對他手裡正在拍的片子感興趣。




恰好新媒體工作室發展的不錯,她取了部分分紅,投給這支紀錄片。




但她個人的力量太小了,最多隻能拿出這些錢。




因為疫情,紀錄片的拍攝一度中斷,原本的投資方解約撤資,製作團隊陷入窘境。




這段時間李羨一直在幫忙聯繫新的投資,有時間也會一起去吃飯。




但找投資實在是太難。




時常冷風裡等待三小時,邀到一頓飯,經歷對方的凝視和審判,最終得到一句歉意的“不好意思”。




影視寒冬,遑論非商業領域。




張衝:【聽說今天這個對紀錄片還挺感興趣的】




李羨坐在書桌前,看著群消息,笑了笑,【祝你們成功】




因為最近不時有小區被封,電視臺許多同事們相繼“禁足”,剩下的幾個記者乾脆居家辦公。




除了必要的外採,防護服、面罩、消毒液全副武裝,大多轉用雲端採訪。




今天的飯局她本可以去,但製片人張衝說對方只見導演和製片。




有錢的是大爺,說什麼是什麼。




張衝:【來了來了】




李羨:【加油加油】




/




今晚選定的見面地點是一家日料店。




不算多高檔,勝在乾淨簡潔,環境清幽。




孟恪進入包廂時,導演和製片人已經到了,起身迎接。




“信港資本,孟總,您好您好。”走在前面的是個身形不高,但面相很聰慧的女子,“我是《人生不息》的製片人張衝。這位是導演方黎山。”




導演是個青年男人,清瘦,單眼皮厚嘴唇,白襯衫手肘處褶皺,牛仔褲洗得發白。




孟恪不著痕跡地收回目光,輕微頷首。




幾人入座。




因為算是商務場合,大多數時間由製片人開口,介紹手裡的項目。




“那個,我們看了一下,貴公司之前好像沒有投資過影視行業?”因為對方太有氣場,張衝笑得親切,不至於叫人覺得諂媚。




孟恪手裡握著項目資料,略一抬眼。




“說實話,您主動聯繫的時候,我們都很意外,這兩年影視行業不景氣有目共睹,何況是非商業領域。”張衝說。




“我太太對這種類型的紀錄片有情懷。”




“啊。”張衝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們這行確實是比較為愛發電。導演就是。”




方黎山抬眼,朝孟恪笑了笑,一言不發。




“他就是這個脾氣,不會來事。”張衝笑著圓場。




孟恪收回視線,唇齒間碾過莫名的語氣,“黎山。”




張衝一愣。




孟恪淡笑一聲,沒難為人,“藝術家跟商人氣場不和。”




“就是就是,他對投資人就這幅模樣。真是的......”




“聊得來到投資人除外。”方黎山垂眸看著身前的茶杯。




張衝飛幾個眼神過去,示意他不要說了。




孟恪倒不生氣,“不知道什麼樣的投資人比較合方導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