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六章 元年春,王正月





這種情況下,連努馬自己,都在猶豫,覺得羅馬人太過暴力,根本沒法管。後來大家再三請求,才去上任羅馬城。





“哦……”郭康點了點頭。





羅慕路斯消失之後,權力也確實落在了貴族手中。元老院決定,所有元老們,每人十天,輪流統治城市,試圖把君主制變成貴族共和的制度。然而,這種拍腦袋的策略,註定難以維持。元老院的統治無能又混亂,引起了公民的強烈不滿。這樣持續了一年之後,元老們自己也在短暫的統治和持續的內鬥中焦頭爛額。最後,他們只能決定,再選舉一位國王出來。





然而,緯度更高的歐洲,卻常年處於這種混亂狀態。哪怕現在最標準的儒略曆,誤差都超過了十天,要是算上他們不明所以的日期排序,都不知道能歪到哪去。郭康其實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種田的,想來,可能以歐洲人的農業水平,那20%也沒多少,所以不用講究吧……





人們返回之後,找不到羅慕路斯了。元老們宣稱,羅慕路斯已經白日昇天,成了神。還有人後來說,自己之後見到羅慕路斯重新出現,並且告誡羅馬人,要好好學習,成為優秀的士兵,讓所有邦國都抵擋不住羅馬的軍隊。





按理說,這種曆法,應該有固定的規則。但羅馬人似乎缺乏相關的專業人員,只是簡單地把置閏這樣的重要工作,丟給大祭司。哪一年置閏,什麼時候置閏,都可以隨意決定了。





雖然羅慕路斯被視為始祖,名聲也更大,但羅馬的宗教、政治、法律等一系列制度,都是在努馬任上才定型的。





羅慕路斯歷裡,一年只有10個整月,一共304天。每年多出來的幾十天,則統稱為“冬日”,不算在任何一個月當中。大家也不在這段時間,舉行需要記錄日期的各種祭祀和公務活動,全都放假去。什麼時候一整年過完了,什麼時候再從頭開始算月份。這樣,也就不用考慮怎麼把月和年對上了……





可能是因為自己都難以忍受,凱撒決定製定一部新的歷法。羅馬人自己是沒這個本事了,於是,他聘請了亞歷山大的學者,根據埃及的太陽曆,制定了後來被稱為“儒略曆”的新曆。





然而歐洲長期沒有“大一統”,所以自然也沒有“王正月”了。大家都各行其是,反正也沒人去管。古羅馬時代,教會就反對把1月1日作為歲首,因為雖然這個日期最簡單,但是1月實際上是雅努斯之月,所以這個日期有異教的嫌疑。他們希望,把歲首放在聖誕節。





羅慕路斯本人是個軍事獨裁者,他一直維持著一支親兵,身邊總是跟隨著12個刀斧手,還有一群拿著木棍的隨從,見到反對者就揍。不過,在和周圍其他城邦的衝突中,也總是能打贏,因此軍隊很喜歡他。





“是的,咱們河南是按東方歷過節的。聖誕節都是跟春節一起。”張百戶告訴他。





這個新的歷法,相比之前肯定好了很多。然而,它也遭遇了各種問題,從一開始就有了偏差。





當然,凡事就怕對比。紫帳汗國帶來的新曆法,比他們精確了很多。從始祖伯顏帖木兒跑到河北種田開始,他們也一直在研究當地的農時、節氣,確定耕作順序。正是因為眾多這樣的“細節”,才讓紫帳汗國的農業產量遠高於鄰居們,當地人也完全沒有理由拒絕他們的歷法。





而曆法一旦被接受,曆法之上的整個合法性敘事,自然也都會被農人順帶接受了。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