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三百二十九章 編制問題

  “所以,只要有機會,任何一個有目標的人,都會去努力讀書。有些留任士官都三四十了,也在跟著小孩一起識字,否則提拔這關就過不去。為了讓孩子有前途,父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條件讓他們去讀書。這樣一來,民間的需求就相當巨大。”

  “我們至今,在教師這方面,都是供不應求的情況。”他搖搖頭:“大家根本沒條件講究:用畫圖冊子,認得一百個象形字的人,可以教完全不識字的;剛學完《千字文》的,可以教只會一百個字的;能讀完整個《天兄救世經》的,又可以教那些只學了《千字文》的。所以,就像郭公子說的,很多地方情況非常混亂。大家都是抓到個識字的人就當老師,也沒心思管其他的啊。”

  “原來是這樣。”安德烈神父恍然大悟:“不過,這麼多識字的修女,都是從哪來的?”

  “慢慢積累出來的。”利奧神父看起來真的調查過:“最早應該只是一些有錢人的女兒,因為受過教育,所以能斷文識字。當時,教會對於各個修女會的管理,比現在還粗疏,有時候連讀經解經都得她們自己來,時間長了,有些修女就承擔起了教育姐妹的任務。”

  “這二三十年,教會的管理漸漸正規起來,開始派正式的神職人員去各個修會,定期指導。而也是這段時間,民間對識字的需求大增。這種情況下,很多認了點字的修女就發現,去給人教書,還有額外的收入。所以這種做法,就很快流行開了。”

  “還有這種事啊……”別說安德烈神父,連郭康自己,之前都不怎麼了解。

  “所以我覺得,只要對她們進行一些培訓,就足以承擔教會日常的工作了。”利奧神父表示:“挑選起來也不難,一次筆試就足夠了。”

  “好是好,就是編制怎麼辦。”王大喇嘛還在糾結。

  “可以擴編啊。”馬可神父提議:“基層助祭的數量本來就沒有限制,其實連神父都是如此。我們只要有足夠理由,就可以提出申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