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討檄

  同樣的情況在潁川黃巾眾也是如此,他們原先的老渠帥波才善戰無前,他們本認為在波才的帶領下會打進洛陽,但波才死了,而招攬他們的神上使偏又是個不知兵的。雖然他待人和藹,說話好聽,教義嫻熟。但這些於他們又有何益?他們是要動刀兵的,是要上戰場死人的,不會真有人認為喊幾句口號,就刀槍不入吧。而善戰的張衝就是最好的人選。

  所以張衝沒有給這些兩方小帥軍頭們承偌,但所有人又都得了承偌。那就是活著,以及在未來那一丟丟的富貴。

  而馬元義當然不知這些,在他還費力在泰山軍基層傳教時,所有小帥就已經拋棄了他,所以結果早就註定。

  這邊馬元義憤怒不解,那邊董昭千轉百繞的時候,大帳外傳來一聲:

  “渠帥,外面有隻巨烏停在咱們的大纛上,不知道要不要驅趕走。”

  然後,董昭噌的一聲就站起來了,他起來後,對張衝大喜道:

  “渠帥,萬不能驅逐,此烏為泰山府君乘輿上的聖鳥。昔年明帝東巡泰山,返回京都,路過滎陽時,就有這一巨烏飛鳴帝輿之上,就是泰山府君對明帝祭祀泰山的回饋。而現在同樣的神鳥不落漢軍而落在咱們的大纛上,正說明天下德運的轉移,而泰山府君正在賜福我們。有此神烏,此戰必勝。”

  董昭的話讓張衝心裡一凝,因為泰山府君這個名字太多次出現在他的人生裡。

  泰山府君是泰山的山神,也是冥府的掌控者,本來張衝只是將之當成原始的萬物崇拜,但隨著他越融合這個時代,越能感受有些神異的地方。

  當年于禁就是在泰山府君的祭廟做的祈禱,用銅錢激勵眾士連夜長驅回牟縣作戰。後面張衝還調笑過於禁,說他還用詭道,是不是將兩面銅錢都粘合在一起了?

  但誰知道于禁一臉嚴肅回他,當時所有的銅錢都是真的,而那一次真的就是全部銅錢都是正面。戰後他還專門帶著張衝返回了那座祠廟。那裡被于禁用木板封禁著,還保留著原貌。

  之後于禁親自起開木板,張衝才看到這些銅錢的的確確是正常的,有正有反。那時候張衝才悚然,原來於禁為這些銅錢蓋上木板,不是擔心自己的詐術被拆穿,而是要保留這片神蹟給他張衝看。

  再之後的征戰中,張衝又時不時會遇到些被所謂泰山府君啟迪的人,如胡母班,如許汜,這些人的經歷和遭遇都讓張沖懷疑自己過往的唯物世界觀,但一想到自己能穿越,還有一個金手指,也許這個世界真有一些他不知道的秘密。

  當然這一切,並不會使張衝成為一個好鬼神的人,而是在他堅定的辨證唯物外,多了絲敬畏。

  現在泰山府君再次在滎陽展現了神異,為泰山軍眾將吏的士氣再添一把。

  就這樣,滿懷激烈的泰山軍將拿著此戰的陣表,就各自回營了,他們要儘快整軍,因為渠帥已經下令,三刻後,也就是巳時,參與出站的營頭就要全部排上平原,到達指定的位置。

  於是也就是光和六年,九月十五日,巳時。

  龐大繁雜的嶽崗大營就整個甦醒了過來,不斷有營頭高舉著自家營旗與令旗開到平原上相應的位置。

  此次出戰的主要軍團是張衝的中軍甲士四千,騎軍三千,左校尉軍團關羽的兩千步甲,右校尉張旦的兩千步甲,以及汝南黃巾的四個營頭,兩千兵,潁川黃巾的六個營頭,三千兵。

  這些營頭從壁壘開出後,就將相應的防務交結給了後軍校尉丁盛部,其人雖不願殿後,但也知道此戰壁壘得失事關全軍後路,萬不能有一絲懈怠,所以盡心盡力,帶著汝南黃巾剩下的兩千兵,以及潁川黃巾剩下的三千兵緊守大營。

  至於你說丁盛有沒有必要監視汝南和潁川的黃巾?想來以丁盛的智慧他是懂得的,畢竟剛剛已經說了,此戰不容有一點不受控制的力量。沒準丁盛這會還在自矜,正是他得渠帥之信任才予了他這一重任。

  巳時泰山軍準時開出,但不是說這就結束了的。一萬六千人便是走到陣位都要走一會,更別說還要完成相應的佈陣。所以這一佈陣就布了一個時辰,直直到了午時。

  此戰張衝調度的軍陣是,由關羽帶著典韋、李大目兩新營布在最前,然後在左後方佈置了張旦的軍團,右後方,佈置的是汝南、潁川兩部五千人。最後是張衝的本部四千甲士留在最後。

  至於三千騎中,兩千是泰山軍的突騎,更有戰力,被單獨佈置在戰場的右側遮護汝南和潁川黃巾。還有一千騎是汝南和潁川的騎士,這些人雖然陣型不密,但都頗為勇武敢戰,遂被佈置在張衝的右邊,由他直接統帶。

  在泰山軍這邊佈置時,對面的漢軍也開出了大營,顯然他們也不打算堅守壁壘,坐著捱打,決定大陣排開,堂堂正正和泰山軍在這滎陽之野決一死戰。

  從這個角度說,漢軍統帥黃琬確實不缺敢戰之心。

  對面漢軍佈置的陣型是一個稍顯奇怪的大陣,從張衝的角度看活像一個螃蟹。

  只見那大陣最中的赫然是黃琬的本軍,左掛兗州旗,右掛河東旗,這陣內又有二十來面小旗,或寫“安邑”、或寫“楊縣”、“平陽”、“臨汾”“蒲坂”、“絳”……顯然是河東治下各縣。

  然後在兗州兵和河東兵這一團的兩邊,又分出好多個觸手。

  左邊各個觸手,有“弘農”、“陝”、“黽池”、“新安”、“宜陽”、“陸渾”、“盧氏”、“湖”、“華陰”等旗幟。他們每兩個做一個觸手,這就分出了四列兵陣。從這些旗幟,顯然可知是京畿內弘農郡的縣卒並豪勢部曲。

  而在右邊的各個觸手呢,又有“平”、“梁”、“滎陽”、“卷”、“原武”、“陽武”、“平陰”、“鞏”、“成皋”、“偃師”等旗幟,同樣是每兩面一個觸手,也分出四列兵陣。這些旗幟顯然是河南郡在滎陽以西的諸縣的豪勢部曲。

  看來這次,劉宏真的是掃地為兵了,將能徵發的都徵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