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


                 二月的京城,春意漸濃。

  隨著萬物復甦、冰雪消融,京畿一帶的農田多了許許多多農夫的身影,勤勞的人們已經開始著手春耕事宜,甚至用春種培育春苗了。

  這並不是一種孤例,而是遼闊華夏土地正在上演的主旋律,從南到北處處彰顯充斥著農耕社會的氣息。

  此時居住在金碧輝煌皇宮中的大明帝王朱祐樘亦不在東暖閣處理政務,而是已經來到宮外,登上宮車前往城外的山川壇。

  朱祐樘在看小說的時候,亦是有打造飛機、大炮和核潛艇的狂想,但真正來到這個時代後,卻發現科技從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連個彈簧都是有心而無力。

  看著某些書中的“密匣直奏”很爽,只是自己真想要效仿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鎖丟在了該死的二十一世紀。

  至於自己心心念唸的燧發槍,即便腦海中存在燧發槍還算完整的草圖,但工部根本打造不出來,交由南京的汪直督造至今都沒有消息。

  到了這一刻,他總算知道前世的互聯網巨頭為何燒錢搶菜販的飯碗,著實是想要科技創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你覺得指甲鉗的原理是肉眼可見的簡單,但你將草圖給工部的官員和匠人,他們只能向你拼命叩頭謝罪。

  事實證明,除非你擁有愛迪生的技能穿越過來,否則普通人來到了這個時代,還是要腳踏實地站在農業的根基上,然後慢慢推動科技和製造業進步。

  正陽門直街已經被清場,皇家儀仗隊浩浩蕩蕩地從正陽門出來,徑直朝著位於官道西側的山川壇而去。

  若是以正陽門的廷伸線為中軸的話,東側是山川壇,西側則是天地壇。

  值得一提的是,天地壇原本是以南北形式分開的,但朱元璋突發奇想,認為自己是天子,天是父,地是母,父母豈能分居,於是創立了天地同壇合祭之制。

  山川壇是先農壇的前身,外有壇牆,裡面則是太歲殿、神廚庫、耕藉所、觀耕臺、具服殿、慶成宮、神倉及祭器庫、神壇等。

  “臣請恭請聖安!”吏部尚書李裕等重臣早已經等候在這裡,顯得恭恭敬敬地跪禮道。

  雖然今日並不算是隆重的慶典,但這一天比較特殊,所有前來參加耕藉禮的很多官員都換了一套補服。

  在這個農耕的社會里,耕作才是時代的頭等大事。

  朱祐樘此次是穿龍袍、頭戴翼善冠而來,只是需要到具服殿換上黑色為主格調的周王祭服,然後上香祭祀先農、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和鐘山諸神。

  祭臺上已經擺上了牛、羊、豬三牲祭品,禮部官員遵照朱祐樘的旨意,已經大幅削減了言之無物的祭詞。

  朱祐樘在上香祭祀後,又到具服殿脫掉身上的祭服,換回屬於自己帝王的原裝,亦算是入鄉隨俗了。

  祭祀完畢後,便來到耕藉所,在觀耕臺的南面有著一塊麵積為“一畝三分地”的田,六部九卿的官員都要在這裡觀禮。

  “進耒!

  “進鞭!”

  “親耕!”

  ……

  由工部尚書賈俊和兵部左侍郎何琮紛紛送來物件,而後兩名大漢將軍扮作農夫在兩側扶犁,兩個耆老則牽著一頭溫順且斷角的老黃牛。

  值得一提的是,倒不是禮部出於安全的考量將老黃牛的角鋸掉,而是選的時候便以此為標準,斷角的上面還纏著棉絲。

  朱祐樘在西苑騎馬是越來越熟練,倒不擔心這頭老黃牛發瘋。

  原本只是裝一裝樣子就行,只是赤著足踏在充滿著泥土味道的鬆軟泥土上,發現其實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刑部尚書杜銘等官員看到朱祐樘竟然沒有不耐煩的神情,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現在早朝都已經改為逢八上朝,日講和經筵更是直接廢除,卻是沒有想到這位帝王對非常規的耕藉禮反倒重視起來了。

  不得不說,這位帝王的行事,有著讓他們這幫臣子是捉摸不透,哪怕想要拍好馬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推三返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