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19章 賜下了三位老師





虞世南挽起衣袖,正想鋪




開一張新的紙,體貼的李世民立刻伸長小短手,幫虞世南鋪好了紙,還殷勤地研墨。




李世民道: “早聽耶耶……早聽父親說,虞舍人的字是一絕,阿玄阿玄,今日我們能開眼界了!"




李玄霸順著二哥的話道:“對。”他為虞世南捧來一支新的筆。




楊廣笑道: “李淵確實向朕誇讚過虞卿的字。以虞卿的字配朕的詩,勉強相稱。”虞世南先見著兩個孩子懂事的模樣,眼神不由露出些許暖意。聽了皇帝的話之後,他將眼中感情




收斂,恢復成波瀾不驚的模樣。




他洗筆蘸墨,筆下字跡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楊廣大笑一聲: "好!給朕裝裱起來!"虞世南放下筆,恭敬地退到一邊。




李世民很小就喜愛書法。他圍著虞世南的字繞來繞去,興奮得停不下來,把楊廣和蕭皇后都逗得大笑。




李玄霸乖巧地站在一邊,用眼角餘光打量虞世南。他想起來這名字為何耳熟了。




虞世南,秦王府文學館“十八學士”,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我哥的心腹重臣。




現在的唐太宗李世民還是一個六歲的孩童,虞世南是一個近五十歲鬱郁不得志的中年人。虞世南垂首站在一側,眼神沉鬱如結了冰的古井,把心裡所有豪情壯志都封鎖其中。他此刻大概都不會相信還有被明君慧眼識珠的一天。




李玄霸: 【哥,虞世南將來以剛直敢諫聞名於世,時稱“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




李世民的視線從虞世南的字離開,投向了那個微微躬著身,表現得十分卑微的中年人。這模樣不像個剛直敢諫的臣子啊。




李玄霸: 【現在他還不是。】




哦。李世民撓撓頭。人的變化真大啊。




但虞舍人看上去年紀已經不小了,難道是白髮蒼蒼後才突然變成剛直的人?虞世南注意到李世民的視線。




李世民不僅沒覺得尷尬,還對虞世南笑了一下。




他對楊廣道: “陛下,我和阿玄玩了這麼久,也該重新拾起學業了。虞舍人的字真好看,我和阿玄可以跟著虞舍人學字嗎?"




李玄霸: “……”哪有人自己給自己增加功課的?楊廣笑道:“朕正有此意。”




>楊廣把李世民和李玄霸帶在身邊是當做晚輩教養,所以自然是會派人教他們讀書識字。只是龍舟上的生活太快樂,楊廣把這件事忘記了。蕭皇后見兩人年幼,在龍舟上又身體不適,也沒有提起此事。




現在到了江都,兩小也該繼續上學了。




宮中現在還沒有正上學的皇子皇孫。楊廣琢磨著讓李二郎和李三郎試試臣子們教學的本事,算是提前給他以後肯定會有的小皇子和已經出生的小皇孫,提前選拔老師人選。




楊廣本沒將虞世南納入老師人選。




他用李世民和李玄霸試探臣子教學水平,選的老師也是皇子皇孫將來的老師。




虞世南雖有才名,但他在楊廣面前沉默寡言,唯唯諾諾,只有一手字值得稱讚。楊廣還看不上他。




李世民喜歡虞世南的字,楊廣又覺得孩童首先要學會寫一手好字,讓虞世南給皇子皇孫當教寫字的師傅也算合適。




定下虞世南後,楊廣喚出刑部尚書宇文弼,道: “宇文尚書,你託口年老體衰,不願與朕一同遊玩,那你就暫時給李二郎和李三郎當一段時間師傅,教導他們讀書習字如何?朕帶他們南巡,若他們疏忽了功課,李淵肯定會埋怨朕。宇文尚書大才,教導孩童應該綽綽有餘。"




除了李世民,所有人都聽出了皇帝語氣中的陰陽怪氣。




李玄霸努力思考。這個名字也有些耳熟,但他一時半會兒記不起來。隋末姓“宇文”的重要臣子太多了。




宇文弼平靜地拱手道: “是,陛下。”




見宇文弼居然十分平靜地接受了這件差事,楊廣感覺有一口氣堵在胸口處,上不去下不來,真快憋死了。




宇文弼所在的“宇文”一脈和北周皇室沒有關係,不是親戚。




平昌縣公宇文在北周和隋文帝時都被重用,是威望極重的三朝老臣。他為官極正,慷慨有大節,常向楊廣進諫。楊廣非常厭惡宇文弼,但又同時知道宇文弼確實是賢才。所以他準備將宇文弼從身邊踢走,丟給輔佐太子,教導皇孫。




楊廣可以好好說話,以施恩的方式任命宇文弼去輔佐太子。但他就是忍不下這口氣,非要刺上幾句。




宇文弼卻一副“長者”的姿態,不理睬皇帝的嘲諷,好像皇帝自己在那裡無理取鬧似的,臉上居然一絲屈辱的神色都看不見。




楊廣更生氣了。




但宇文弼順從地遵守自己的命令,楊廣無法以此事責難宇文弼,只能將氣忍下,又道: “太常高穎,你來教李二郎和李三郎經義。"




一位老者出列領命: “臣遵旨。”




咦?李玄霸又聽到一個耳熟的名字,但仍舊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




“阿玄,你愣著幹什麼?趕緊拜師。”眾人都因為皇帝選出的這兩個“老師”人選而額頭冷汗直冒,連蕭皇后都收起了笑容,只有李世民在那傻樂, "弟子李世民拜見老師!阿玄!我們拜了舉世聞名的賢才為師哦!”




"啊……弟子李玄霸,拜見老師。"李玄霸跟著拱手行禮。




宇文弼淡然道: “唐國公倜儻豁達,寬仁容眾。他的孩子,臣是教得的。”楊廣臉色一沉。




蕭皇后見氣氛不妙,立刻打圓場: “拜師怎麼能沒有拜師禮?來人,把二郎三郎的拜師禮端來。"




她笑道:“陛下,是否讓二郎和三郎給三位老師磕個頭?”




楊廣沉鬱道: “磕吧。”




李世民仍舊傻樂傻樂的,拉著李玄霸給三位老師磕頭。




楊廣以讓三人備課為由,讓三人提前離開。蕭皇后又和其他后妃一起誇獎了楊廣寫的詩,楊廣臉色才好轉。




第二波遊園這才再次開始。




跟著皇帝玩耍了半日,李世民和李玄霸也提前離開,去準備明日上學要用的東西。




"三位重臣為我們授課,表叔對我們真好。"李世民道。




李玄霸道: “皇帝應該是藉由我們考校他們三人的授課能力,為教導皇孫做準備。我倆回到洛陽後就會離開皇宮,算不得他們真正的弟子。"




李世民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 “阿玄啊,我們能有機會跟隨宇文公和高公學習一段時間,已經是天下人都會羨慕的事。你還想當他們真正的弟子?孃親說過,做人不要太貪心,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