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德大叔 作品

第220章 召喚結束 宴會開始

 牛金為人坦蕩,沒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送了命。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世事難以預料。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 

 夏侯氏人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也叫牛金的一個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兒子。 

 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即是指司馬睿為牛氏之子,牛姓代司馬氏繼承帝位。 

 楊逸對此原本不信,但歷史文獻有多記載,還是《晉書》 和《魏書》這樣的正史。 

 馬良,字季常,馬謖之兄,三國時期蜀漢名臣。 

 武神中期境界。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拜見陛下。” 

 “季常請起。” 

 “夷陵之戰”實乃蜀漢之殤,不僅元氣大傷,還折損了大批精英,也為日後亡國埋下了伏筆。 

 馬良也是亡於此戰。 

 提到夷陵之戰不得不羨慕“劉關張”的結義之情。 

 劉備明知此時不應該和東吳“翻臉”。 

 大臣和將領們也一致反對。 

 他終生都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這次卻堅持了自己的意見。 

 心腹大將趙雲勸諫他曹魏才是蜀漢的敵人,我們應該先討伐曹魏才是正道。 

 但為了能夠給“二弟”報仇,他寧願捨棄登基不久的皇位,也要親自領兵出征。 

 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樣的執拗讓人感到溫暖。 

 不從大局出發,有恃無恐的偏愛才分外真摯。 

 三國時期,每個陣營都是派系林立,內部鬥爭複雜。 

 但相對來說,蜀漢的環境還是要好於曹魏和東吳。 

 不得不說和劉備自身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英豪的召喚可謂是中規中矩,早在很久之前楊逸就已經沒了期待,但每次還總是能給他小驚喜,已經十分滿足了。 

 由於召喚士兵數量的增加,各支精銳部隊都得到了補充,楊逸還是感受到兵力不足。 

 隨著世界等級的升高,大漢所面對的敵人也是越來越強大,並且疆域也是愈發的遼闊。 

 只靠現有部隊人數根本無法完成有效管治。 

 所以曹操等人才會如此重視本土勢力,也是為現實情況所迫。 

 如果要是依著楊逸的性格,召喚結束,他便想著帶領部隊返回機緣之地,通過琉璃洞天的弟子試練,還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實力。 

 只是現在還要耐心等待各地宗門前來,因為曹操將宴會定在了三天後。 

 雖然現在洛陽城中已經聚集了絕大多數的宗門,畢竟還有那些距離較遠的勢力需要兼顧。 

 二月十五,朝天殿。 

 雖然嚴格限制了出席宴會的宗門人數,但能夠容納三千人的大殿還是人滿為患。聽聞漢帝會親自接待他們,幾乎所有勢力全都跑了過來。 

 周希夷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盛勢。 

 “老夫沒有想到三重天竟然會有如此之多的武神武者,不少人從未見過。” 

 “他們會不會是為了如何突破煉氣士的秘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