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101章:時間與同盟

而貝加爾湖段的施工難度相當高,雖然即將在明年開工,但實際要多少時間才能修成,沙俄自己都不確定,畢竟沙俄的鐵路建設已經被逼到了極致,每個月都會有數十人因逃跑而被槍斃,數百人葬身鐵道兩旁。

另外,西伯利亞大鐵路現在修建的其實是向東方的單線,所以這條大鐵路的軍事用途遠大於民用,屆時沙俄在向東方的兵力運轉和後勤保障上,將取得重大進步,而中國在東北的優勢也將被進1步削弱,在西北的劣勢會進1步放大。

沙俄6軍在中國周邊的總兵力約20萬人,其中大部分在中亞地區,東北地區僅有6萬常備軍,而如果大鐵路修通,東北地區的俄軍數量能夠直接提升到15萬,戰爭狀態下還能再增加十萬左右,而西北的壓力會更大,屆時雙方的戰爭規模或許會達到百萬級。

在這種情況下,6軍想要取得勝利,將會有巨大的困難,收復清朝時期的失地估計難以做到,能把伊犁和唐努烏梁海收回來就已經很好了。

而6軍的失敗對於1個6權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海軍方面,沙俄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將在1904年左右完工,海軍的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因此,在經過1系列考量之後,左孝威還是決定將對俄開戰的時間放在1904年之前。

戰爭的時間早已確定,工業的發展速度已經拉到了現有國情下的最快,總參謀部也已經做好了大量的備案,剩下的能改變的也就只有外交了。

1902年5月,布爾戰爭結束,英國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2.2億英鎊的軍費讓大英帝國也不堪重負,而國內國外噩耗頻傳,先是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後是德法美荷列國齊聲討伐英國在南非的暴行,使得英國的“光榮孤立”變成了真正的外交孤立,致使英國不得不與布爾人媾和。

面對英國的外交孤立,作為盟友的中國自然得有所表示。

1902年8月,為了慶賀英王愛德華7世登基,英國舉行了1場盛大的閱艦式,而中國也派出了1支使團參加,這支使團自然也是十分有分量,共和國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左念微和外交部長辜鴻銘親自率隊,在武夷山號、玉山號裝甲巡洋艦和閩江號防護巡洋艦的護送下前往英國。

在參加完閱艦式和英王登基大典之後,左念微與英國首相貝爾福等人展開了會晤。

左念微不指望英國參戰,也不希望英國參戰,如果英國援引同盟條約參戰,那法國必然參戰,德奧肯定也不會幹看著,屆時必然引發1場世界範圍的亂戰,而中國在這場混戰中只會成為炮灰,而不是指揮官。

中國需要英國做到的,僅僅是兩條,第1,威懾德法美等國,降低沙俄在海外獲得的支持;第2,穩定遠東各勢力,防止中俄大戰時,有人在後面捅刀子。

這點很關鍵,因為中英關係遠不如歷史上的日英關係穩定,雙方目前除了1個沙俄,基本沒有什麼戰略共同點,而與英國這種國家,只靠經濟維繫的關係是脆弱的。

中國要防備的對象是法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是唯2可能對中俄戰爭造成重大影響的國家,這兩國與中國關係都比較1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