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66章:大整鹽政(中)

  但煤炭的運用並沒有使鹽戶的生活便好,這些百姓依然生活在真實的水深火熱中,鹽水深、炭火熱。

  而且,製鹽過程產生的廢料配上黃淮水患,也導致鹽城、淮安等城市的很多地方鹽鹼化十分嚴重,種不了地,鹽戶幾乎只有燒鹽一條出路,對於鹽商和官府的壓迫也就更加無能為力了,落草為寇的人非常多。

  在底下考察時間越長,左念微對史書中那些單薄的字眼也就越發能夠理解。

  除了鹽戶的糟糕情況,兩淮地區的官商勾結也十分嚴重,揚州等地還有一些沒有完全整編好的舊軍隊,為了防止這些軍隊和官員作亂,左念微又特地秘密從鎮江調了一旅軍隊,偽裝成築路工兵,進入揚州地面,協助修築鐵路。

  就在左念微逐步考察淮揚地區的時候,身在揚州的鹽運官員和鹽商卻充滿了憂慮。如果從船隊抵達的那一天開始算,這位太子爺已經在揚州地面上走動了半個月了。

  可在這半個月時間裡,官員和鹽商沒有一個人看見過這位太子爺,就連精心準備地接風宴也是由隊伍中的兩位二把手吳宗權和莊廷器代為出席。

  吳宗權是左宗棠幕府中的錢糧師爺,巡閱府建立之後在稅務總司中擔任要職,其本人熟悉傳統稅務,這次也被左孝威派來協助左念微進行清查和整理舊有稅務。

  莊廷器是左念微本人的財政顧問,之前在法國留學,後在上海稅務司擔任翻譯和稅務文書。

  而這兩人對左念微的去向守口如瓶,對如何整頓鹽政也不願意透露半點,甚至連賄賂都不收一點,宴會也很少參加,整天就蹲在鹽運使衙門裡核賬,兩淮鹽商這段時間可真是愁瘋了。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東南雖然還沒有動刀子,但這些消息靈通的商人可是很清楚,京城裡可是一陣陣腥風血雨,以前後黨的官員是殺的殺,流放的流放,菜市口的刀這幾個月可是飲飽了血。

  隨著時間的推移,稅務總司核賬工作也進入了尾聲,查出各項虧漏無數,但這些官員和鹽商又沒膽子動手,先且不論其中的政治風險,就單看著接受城防的一營陸軍那些鋥亮的洋槍洋炮,這些人也沒那個膽子鬧事。

  終於,在1895年末的一個清晨,左念微坐在特製的馬車中,在一營陸軍的護送下,進入了揚州城。

  一瞬間,這個消息就傳遍了揚州城,隨後,當天中午,早已準備好的鹽業整頓會在鹽運衙門大堂內召開。

  左念微搞得這個東西頓時讓揚州當地的官員和商人懵了,整頓鹽業,啥時候需要把商人也喊過來了?

  鹽商巨賈們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鹽運衙門,這些商人一見到左念微這些官員,立馬就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