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137章 爬起來

 鄭直猛然記起了他從史臻享身上搜來的那本《天工開物》。因為顧不上,況且裡邊講的有很多他都見過,因此一直沒當回事。此刻再想,感覺,他真是暴殄天物“也就是講,他們這是要去和韃子交易?可不是講秋天才是馬兒正壯的時候嗎?” 

 “那是騎的時候。”賀五十這個也曉得“可商人不就是低納高出嗎?冬日天一冷,草原上肯定得死不少畜生。他們此刻過去,帶的又是緊俏的鐵鍋,人家自然願意低價把馬賣給他們。他們帶回來,養上一冬,明年就是幾倍的差價。” 

 鄭直拿出菸袋,點上“老賀咋這懂?” 

 他懂那些人為啥要運廣鍋了。為什麼呢?不止因為這廣鍋質量好耐用,關鍵還是耐燒。 

 “……”賀五十猶豫片刻道“俺以前跟著老侯爺的時候就這麼做過。不過都過了四十來年了,啥都沒變。” 

 鄭直笑了“是啊,啥都沒變。”想到當年北嶺坡下近千官旗被人剝去衣甲,斬去首級才幾年啊。 

 可是人力有窮時,他經過一夜考慮後,還是放棄了給劉家搗亂添麻煩的打算。太不划算了,劉宇這麼做上邊的人曉不曉得?倘若不曉得,自個這麼做有啥好處?倘若曉得,自個這麼做無異於引火燒身。下邊的人曉不曉得?倘若不曉得,自個只怕都無法活著走出山西,倘若曉得,只怕都見不到明日的太陽。這裡不是京師,在這裡,劉宇就是鎮守太監之外最大的存在。關鍵孫漢大伯如今應該在真定,真出了事,誰都救不了他。 

 第二日一大早,鄭直帶領馬隊折向正東,一日後到達繁峙城外。繁峙不設驛站,要想投宿,要麼找榻店要麼借住民家。可不管哪一條,都需要進城。沒辦法,這裡已經屬於韃子兵鋒地界,自從今上登基,大同地界各城城外這幾年哪敢住人。 

 原本他們可以直接進城,奈何鄭直不願意暴露身份;奈何他們的馬上帶著一張少有的熊皮。 

 朱千戶下馬與稅監交涉,鄭直則閒得無聊四下打量這不大的縣城。無意中瞅見城門不遠處的一座石碑,好奇的踢踢馬腹,待到近前,才發現是一塊記載修繕此城的記功碑。頓時興趣缺缺,朝廷花銀子,修城的是衛所軍卒,可這碑上不都是一群當官的名字……咦? 

 原本準備離開的鄭直勒馬回身仔細瞅了瞅,跳下馬來。湊到石碑跟前,盯著上邊一處看了起來“……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鄭福……” 

 他伸出手摸了摸面前的這幾個字,突然感到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五郎。”朱千戶湊了過來“咋了?” 

 “沒事。”鄭直收回手,轉身問“辦好了?” 

 “是,可以入城了。”朱千戶點點頭。 

 鄭直再次上馬,走吧。他突然對這小小的繁峙城感到了親切,想要在這裡追尋一下祖父曾經的足跡。 

 之後幾日,鄭直選擇在繁峙逗留,每日除了在縣城內瞎轉悠,就是喜歡聽街頭巷尾裡關於成化朝修繕城牆的故事。 

 朱千戶起初覺得莫名其妙,可聽了幾次,他不得不將故事裡偶爾出現的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鄭福和鄭直聯繫起來。鄭家是外來戶,這他早曉得,可是之前是做啥的,他不曉得。跟了鄭直之後,也不好瞎打聽。如今看來,鄭家如今算是家道中興。 

 “五郎。”又閒逛了一整日後,鄭直帶著朱千戶悠哉悠哉的回到了榻店。剛剛走進院子,陳懋就湊了過來“剛剛住進來一支商隊,拉的也是鐵鍋。” 

 鄭直一愣“廣鍋?” 

 “不曉得。”陳懋搖搖頭“看的很嚴,不過是從京師那邊過來的。” 

 鄭直點點頭,果然劉家這麼明目張膽,上邊是有人曉得的,只是不曉得是誰“盯著他們。” 

 陳懋應了一聲走了,鄭直坐了下來,陷入了沉思。井陘徑的遭遇讓他對自個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鄭直已經發現他遇事變得瞻前顧後,謹小慎微,患得患失起來。可不曉得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讓他在這裡見到了祖父曾經的痕跡。 

 他之前聽過關於祖父鄭福的種種傳聞,卻從沒有如今這般感觸良多。祖父這一輩子從沒有襲職資格的旁支庶子,一路靠著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給他們這些後輩創造了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局面。期間又有誰指點過他?幫過他?不都是吃了虧捱了打自個長記性,自個摔倒了再爬起來?他如今只是摔倒了一次,就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