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85章 舍弗勒求援

 這就給了舍弗勒集團可乘之機,舍弗勒集團一直對大陸集團有覬覦之心。 

 舍弗勒集團是全球範圍內知名的軸承供應商。 

 在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應用和高精密產品方面也有較強實力。 

 大陸集團收購威迪歐電子的一年之後,即2008年7月,舍弗勒集團在瑞士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德國商業銀行、美林銀行等銀行的支持下,採取抵押家族股份的方式,借貸120億歐元收購大陸集團。 

 因為溢價收購,非常有誠意,得到了除大陸集團董事會之外的監事會、股東、工會等多方面支持。 

 但是,為避免轉移債務風險,大陸集團逼迫舍弗勒簽署了《投資者協議》。 

 協議中明確,舍弗勒集團承諾在合同生效的4年內持有的大陸集團股份不得超過49.99%(舍弗勒集團掌握了90%的大陸集團股份),多餘股份應由第三方持有。 

 舍弗勒集團為了收購順利,簽下協議。 

 接著,為了在不違約的前提下,減輕資金壓力,快速控制大陸集團,舍弗勒集團四處尋找戰略投資者接收多餘股份。 

 金融危機爆發,不僅重挫金融銀行業,也對整車製造和零部件供應產生巨大影響,汽車銷量大幅度下跌…… 

 舍弗勒一直找不到或者根本找不到新的投資機構分擔收購成本。 

 更為致命的是,舍弗勒併購大陸集團本身就是以小吃大,企業實力不足,依賴的就是銀行和財團。 

 這種方式,增加了額外利息成本,在市場利好情況下,完成收購,再通過營收償債尚有可能。 

 但是舍弗勒對於市場前景和經濟大勢的預測過於樂觀。 

 借貸銀行顯然看到這一點,在借錢給舍弗勒集團時,和舍弗勒集團簽署了對賭性質的債務控制協議。 

 即舍弗勒必須在09年1月和12月前將債務水平分別降低到可控和可信任的程度,否則銀行將根據協議有權處置舍弗勒家族抵押的股份。 

 如果真到這一步,舍弗勒家族將會失去對舍弗勒集團的控制,導致家族大權旁落。 

 為此,舍弗勒集團向德國官方申請救援和國家信貸擔保注資。 

 申請救援的理由很強大。 

 舍弗勒集團和大陸集團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兩家公司有22萬名員工和數千家供應企業。 

 如果兩家公司財務出現危機,將極大程度影響22萬名員工及家庭的生活,以及數千家供應企業的生存發展。 

 德國官方很重視,駁回了申請救援,理由更為強大,涉及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