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565章 道路和加油站

 而在這樣的一個標準下,其實原來漢國的公路建設,實際是“非常敷衍”的,能用便宜材料,就用便宜材料,反正只要能讓馬車通過就行。 

 將淘汰者踢出局,將勝利者請進來,本來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律。 

 因為漢國之前修建的道路標準,其實是按照馬車時代建立的。 

 哪怕是目前的大漢帝國,其實也是很難承受這種高昂的成本的。 

 但這就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雖然這是一個瘋狂的,開啟第二次工業化的時代,但不代表什麼都能夠做到,哪怕做到也需要時間和技術的沉澱。 

 且比大部分歐洲國家要強!!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所謂的維護就成了在原基礎上進行表面加固,以及對部分已經損壞的道路,進行高標準重建,並且將全國大部分道路,納入到“規範”中,以保證汽車可以在上面正常行駛。 

 只不過哪怕距離再遠,設計的再好,其危害性也是可怕的。 

 而加油站也是同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漢國的家用汽車業,從去年,開始,才真正進入爆發期,而原來也不是沒有修建這些東西,但搞到一半就發現不對勁,那就是某個地區,可能加油的車,都不超過二百輛,在這樣的情況下,建造加油站,就成了賠錢的買賣。 

 而這也是工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遺憾,往往一項新科技,新發現的誕生,它的配套設施,很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完善。 

 而修改的過程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在一開始那些“修改派”的眼中,所謂的修改,無非就是給原有的道路畫線,規範道路行車,行人標準。 

 而對於漢國的那些有車一族來說,其實他們也不是那麼在乎加油站長什麼樣,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加油就行,加不到油,你把加油站每個都設計成“藝術品”都不行。 

 但唯一不好的就是行駛體驗,平時還好,勉強能夠接受,雖然經常“坑坑窪窪”,開起來就像是開過山車,但是終究可以到達目的地的。 

 好在基建部反應及時,適當削減加油站和停車場數量,增加對道路的“維護”,因為只有路好了,買車的人才會更多。 

 也是因為這種原因,才打消了某些人不切實際的“土路大國”的幻想。 

 而如果想要維護,別說目前,哪怕是後世也沒有多好的辦法,畢竟如果想要不維護,或者少維護,傻子都算的出來,這種道路的修建成本得有多高,根本就是後世“高速公路”標準。 

 原來那種倒點水泥,就算“一級”公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而新式的服務區,在目前的基建計劃中,其實佔據的地位和當年的馬車服務區差不多,所有人都認為,這就是一個歇腳的地方,能夠阻擋風雨,停車上廁所就已經很好了,至於其他的,還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 

 唯一可能發生的感決變化就是將一部分加油站和原有的服務區合併,既解決了加油的問題,也保存了服務區的職能。 

 最大的好處其是“省錢”,在這場跨度時間長,耗費高的新基建過程中,什麼最重要,不是加油站,不是那些花裡胡哨的各種配套設施,而是如何省錢!! 

 至於到底能不能真的省下錢,那是兩說,但是處處要以省錢作為除安全之外,第二優先選項,卻是不改的。 

 畢竟公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不可能想怎麼用就這怎麼用!! 

 ……………………………………… 

 “刷刷……” 

 鉛筆繼續飛舞,畫出了一個宮殿的輪廓,張域的表情格外的認真,比剛剛畫加油站圖紙要認真多了。 

 畢竟設計加油站,本來就只是一種“活著”的方式,而設計宮廷式建築,才是他在北海大學建築系,主修的科目。 

 “吃飯了……” 

 “吃飯了……” 

 聽著包工頭老楊不斷的嘶喊的“吃飯”,張域勾勒完閣樓上,最後一道弧線,便夾著紙板,將鉛筆塞進耳上,活像個“市井之徒”。 

 “小張工,今天加餐吃燉魚,這魚燉的爛,也沒有什麼刺,你嚐嚐……” 

 大廚是魯省人,嘴裡不斷冒出膠東口音,招呼張域的時候,手上的“大鏟”不斷的揮舞,上面的油花,點點星星打在桌面。 

 “謝了……” 

 接過一碗紅彤彤的紅燒燉魚,用筷子插了兩個饅頭,張域就找了一個涼快的樹蔭下,“噗嗤”一下,靠在樹下,吃起這碗他其實還不算太餓的飯。 

 “怎麼,魚不好吃??” 

 包工頭老楊端著碗,一屁股坐到了張域旁邊,看到對方碗裡,還只吃了幾口的燉魚,皺了皺眉頭。 

 “楊老闆……” 

 張域看到來到旁邊的老楊顯然有些慌張,說話也沒有剛剛打飯的時候利索。 

 “怎麼,不好吃,還是你吃不下??” 

 老楊的眼神注視著張域,隨後在對方驚訝的表情下,奪過碗,將魚趕了一半到自己已經快見底的碗裡,送碗回去的時候還唸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