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496章 非洲:望海城和發展

 第496章 非洲:望海城和發展 

 望海城,一座傳奇的城市,自從龍武十二年,也就是西曆一八五二年建成以來,這座城市先後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改建。 

 之所以要用改建來形容,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望海城當初實在太破舊了。 

 用破舊可能都不算合適,更應該用“窮困”,最初的望海城,就是一座建立在土堆上的城市。 

 地基是土,上層建築還是土,除了黃土,還是黃土,如果不是後來往城內移栽了不少當地的熱帶植被,沒準當時就有人要堅持不下去了。 

 畢竟當時那個時候願意移民到海州島的,大多數是來自蘭芳南洋這種風景秀麗的地方,一下子讓他們來到酷似西北的望海城,很多人是會水土不服的。 

 而望海城的改變也很快,基本到了第二年,就已經變了樣,不僅更像一座城市了,還修建了一批具有“歷史色彩”的工廠。 

 雖然這些工廠基本都不能叫廠,而應該叫工坊,但是對於那個時候的望海城建設,確確實實起了至關重要的建設。 

 尤其是在最初“偶爾”還要被當地土人圍城攻牆的時候,一座有自我修復能力,有後期保障的城市,往往更具有生命力和韌性。 

 而這也是為什麼目前這個世界上,打仗最好不要打那種工業大城市的原因。 

 而也正是靠著這些土著的性命,以及五萬大軍近三萬的傷亡,才換來了這條只出了“半價”的環海鐵路。 

 而這條環海鐵路,當初修建的時候,其實並不像後來某些人說的那樣,什麼湯公奏表一上,漢皇親批,漢鐵公司屁顛屁顛上趕著來修。 

 此時的望海城,距離當初靠海的望海城,已經過了一百五十公里,進入到了內陸地區,而最初的那個望海城,除了一部分城市建築得以保留,其餘建築都被納入到了“望海港”的規劃當中。 

 整條環海鐵路,完全就是湯霖望用五萬望海軍,乃至島中土著的性命換的。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漢國的名聲“太臭了”,哪怕是漢國的附屬國,葡萄牙人都得留一手。 

 整場戰爭中,看起來表面上海東國只提供了五萬大軍,但其實這只是假象,真相是,整個海東國,同時還提供了超過十萬的土著勞工,以此幫助大漢帝國在最關鍵的時候,拿著最寶貴的“性命”,填了最沒用的戰線。 

 這條鐵路有一個很海州特色的地名:“環海鐵路。” 

 而最讓他擔心的則是在成為大漢帝國附屬國後,帶來的副作用。 

 畢竟就像湯霖望所說: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湯某自然不願望十數萬軍民,置於險地!!” 

 但是在望海城發展起來後,這種外貿帶來的好處,反而越來越成為了制約海州島發展的負擔。 

 而在得到小亞細亞之後,本來被壓抑的國內經濟,反而活躍起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俄國的軍事壓力,尤其是陸軍壓力的減輕,能夠將很大一部分省下來的錢用做國內建設,而非無休止的戰爭。 

 在沒有得到小亞細亞地區,乃至地中海方向出海口的時候,整個俄國的命脈基本都在圍繞著出海口和不凍港這兩個看得見摸不著的死地方。 

 雖然後來靠著外購,尤其是從蘭芳淘來的軍艦,以及內部的海防,勉強的構建了一套獨屬於望海城的防禦,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轟隆!!” 

 在那一年,海東公湯霖望下召,要求招募能工巧匠和建築大師,重修望海城。 

 看看漢國發展到如今的戰爭,以及和他相鄰的鄰居後來都是什麼下場,你說葡萄牙人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而望海城的第三次擴建,則是在龍武二十年時,而那個時間段,剛剛好就是整個海州都督府被冊封為海東公國的時候。 

 若想不“漂移”,最好的辦法就是往內陸遷,而這就是望海城在經過兩次大規模,十幾次小規模建設後,還要整體遷移,進行第三次建設的根本原因。 

 畢竟要是真像原來一樣把都城放在海邊,萬一出了戰事,海防被破,他湯霖望是不是也要學某個漂移大師來一個“驢車漂移”。 

 但真實情況是,它的對面就是莫桑比克海峽,是當時具有僅次於英法非洲海軍的葡屬非洲艦隊。 

 要知道,自從望海城建立之後,湯霖望就積極備戰,以圖征服整個海州島,而他之所以這麼積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初望海城,所處的地理位置。 

 整條環海鐵路總長三千二百公里,幾乎覆蓋了整個海州島的大大小小各個地區,是那位湯公口中的:“國之中樞,命運所在!!” 

 要知道自從海東國成立後,對面的葡萄牙人就曾兩次擴編他們那個所謂的“非洲艦隊”,甚至還從本土調集了不少陸軍過來鎮守莫桑比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表面上看望海城地處偏僻,是個安逸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