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七章 深聊此事

 對於趙構而言,自然知道汪思溫的大名。

 史浩的這一句話,迅速了拉進了趙構對他的認可。

 人往往就是如此,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初次交流,一旦有個共同知曉或者熟知的人,距離便不再是問題。

 “汪卿乃是名家之後,又權知過臨安府,其文其字倒是極為不錯。”

 趙構口中的汪思溫的父親乃是當年大宋觀文殿大學士,並且他自己也曾經做過臨安知府。

 只不過因為反對秦檜而被貶謫,在當世也算得上一代名家。

 “臣與汪公乃是同鄉,文風與字體和做人皆得其教誨,今官家讚許,也算是沒辱沒汪公一番心血。”

 史浩見是個極好的機會,便趁機為汪思溫求求情。

 雖然史浩的話也算是不露痕跡,但是對於趙構和殿內眾人而言,都非常清楚其這番話的目的。

 “既然這個汪思溫當過臨安知府,又是名家官宦之後,想必很有一番才能。何不趁著這個時機,瞅準機會向官家求求情,重新啟用一番並能為我所用,那麼朝中自然也會多一個幫手。”

 史浩的這個舉動讓一旁的趙瑗看在眼裡,心中突然迸發出這麼一個念頭。

 對於趙瑗而言,這自然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他現在就是一心想著將銳意進取且一心北伐的人儘量多的進入到朝堂之中,從而能夠牽制和抗衡秦黨。

 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秦黨在朝堂中己經根深蒂固。

 秦黨的勢力遍佈朝堂和地方各個角落,想要打破他們的壟斷,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代價。

 趙瑗相信,只要將來這大宋朝堂上自己有足夠多的幫手手,就一定能夠抗衡甚至扳倒秦黨。

 自己應該有意識的開始在尋找那些銳意進取且一心北伐的人,逐漸能夠進入到官家的視野,從而得以入到朝堂之中。

 然而趙構並沒有理會史浩的那番話,他心中清楚既然是秦檜的對頭,那麼自己也不好輕易啟用。

 趙構的這個舉動,趙瑗並不感覺到意外。

 他明白官家原本就是一個非常自私、陰險、狡詐的人。

 秦檜是一個朝堂公認大奸臣,但他卻仍然重用秦檜,因為他知道秦黨之中有很多黨羽,遍佈於朝堂之中。

 如果他和秦檜對立,這些人很可能會選擇背叛,甚至可能會危及他的皇位。

 趙構只能選擇了忍耐,對秦檜的惡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危及到皇位,就不會輕易和秦檜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