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六章 完全不同

 垂拱殿內

 對於趙瑗和史浩的到來,趙構依舊揮舞著手中的毛筆,保持著處理公務的冷峻感。

 既沒有顯得有任何的與眾不同,也沒有表現得過分的熱情。

 對於官家的這種態度,整個殿內的氣氛似乎有些尷尬和憋悶。

 趙瑗早己習慣了官家的這種做派,先把人冷冷的晾一晾。

 似乎這樣才能體現出君王的高高在上,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他心中不禁感到一絲無奈和好笑,這樣的手段在他看來,實在是太過幼稚和無聊。

 每次官家這樣對待方式,都會感到一陣無視之念從心中升起。

 這是官家在故意考驗和試探,想要看他的反應。

 自己不能有任何的不滿和抱怨,並且不能有任何的情緒表露出來。

 相比較於趙瑗的輕鬆淡定,史浩的心境則完全不同。

 雖說也曾經遊歷西方,雖說也算是學富五車,雖說也己是年近不惑,可畢竟在皇權面前還是會有一種讓人窒息的壓抑感。

 倆人就這樣靜靜的候著,看著趙構手中的筆龍飛鳳舞,上下翻飛。

 一旁的內侍張去為也是恭恭敬敬的站立著,用眼神提醒趙瑗沉住氣。

 “最近這幾日奏疏甚多,這官家之位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趙構寫著寫著,終於停下了手中的筆,抬了抬頭對著趙瑗話裡有話的說道。

 這話一出,趙瑗自然明白這是官家有意的在敲打自己。

 至於是什麼事情要敲打,他一時還真不知道何從談起。

 “兒臣見過官家!今日得官家召見,將普安郡王府司馬史浩一併覲見!”

 趙瑗趁著這個空檔趕緊將史浩介紹出去,同時對著史浩使了使眼色。

 “臣普安郡王府司馬史浩見過陛下!”

 不得不說史浩對於趙構的這個稱謂還是大有講究,也讓一旁的張去為刮目相看。

 當初秦始皇從“三皇五帝”當中取出“皇帝”二字,用作對君王專屬稱呼。

 而到了大宋朝,皇帝本人很接受並且認同“官家”這個稱謂,這跟大宋朝之前對於皇帝稱呼習慣都不一樣。

 其實官家這個詞,早在漢代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