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一章 參政議政?

 趙構內心中的那一絲猶豫和顧慮,被秦檜看到眼裡。

 他何嘗不明白官家的這份顧慮,既不好輕視撫育多年的皇養子,又對未來誕下親子懷有期待。

 既要厚待即將出閣的趙瑗,又不想恩賞太盛讓外人誤以為有立儲君的跡象。

 這樣的一份猶豫和顧慮,是韓世忠和趙士?這類坦坦蕩蕩的君子很難捕捉到的。

 恰恰又是秦檜這樣的小人,卻能夠輕而易舉的揣摩到。

 秦檜自從金國還朝多年,能夠在朝堂之中立足並且受到重用,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和趙構臭味相投。

 他不但能夠恰到好處的揣摩聖意,還能夠及時的給出解決之法。

 這一點,是朝中很多重臣難以做到的。

 因為需要腹黑和諂媚,甚至是能夠混淆是非,忠奸不分。

 “秦卿所言,何為厚此薄彼?”

 趙構似乎覺得秦檜隱隱約約清楚自己的顧慮,繼而接過話題讓其暢所欲言。

 “國公出閣依例可封郡王,此乃慣例不可破。然建國公與崇國公皆為皇子,可一併封為郡王。”

 秦檜的這番話,便是讓趙瑗和趙璩同時封郡王,使得外界難以判斷儲君位置的走向,自然就打消了趙構的顧慮。

 可以說這個策略很完美的實現了既讓趙瑗出閣,又不會讓外界認為其有儲君跡象的產生。

 更為陰險的是,趙璩沒有出閣便封為郡王,如若將來出閣依例進爵的話還有可能封為親王。

 那樣便能夠使得趙璩至少在爵位上能夠領先一步,秦檜的這個計策既打消官家的顧慮,還同時讓趙璩佔了大便宜,便是一石二鳥之計。

 “官家萬萬不可,此法有違祖制,於建國公不公平啊。”

 趙士?一聽秦檜的話,恨不得衝上前去把他的眼珠子挖出來。

 原本好好的建國公出閣之事,卻被秦檜把趙璩也搬了出來,好好的一件事攪得亂七八糟。

 更為難堪的是,出閣皇子竟然和未出閣皇子同時封郡王,這樣的做法對於趙瑗的未來之路可謂是鋪滿荊棘。

 “大宗正,祖制雖說不可違,亦要看清當下的時局。官家亦有官家的苦衷。”

 秦檜擺出一副不惜違抗祖制,也要捨身維護官家利益的嘴臉,輕飄飄的一句話便把大宗正完全擺到官家的對立面。

 並且他隱晦的說出趙構的苦衷,也是含蓄的表明官家將來還有誕下龍子的希望。

 無論是趙璩上位還是後宮誕下龍子,對於秦檜而言都可以左右逢源。

 眼下他最為緊迫的事情,便是把壞了好事的趙瑗踩在腳下,讓其難以翻身。

 “你……”

 秦檜的一番話讓大宗正無話可說,對方已經擺明了這個是官家的顧慮,自然也就能夠堵上所有人的嘴。

 這便是秦檜慣常使用的方法,但凡把理由上升到為官家和朝廷考慮的角度,也就讓別人無言以對。

 對於趙士?而言,他從內心非常認可趙瑗這個皇養子。

 不但有著太祖子孫的那種血性和魄力,還沉穩有度且又頗有計謀。

 這樣的皇子將來如若能當上皇帝,必定是大宋的福氣。

 雖說趙璩心性或許並不壞,但在後宮和秦檜的培育之下,自然也會沾染一些奸黨習氣。

 “也好,崇國公過兩年也要出閣,就一併把爵位封了,秦卿之言頗為符合朕之心意。”

 不得不說,秦檜的這個策略極為符合趙構的心思。

 對於皇帝而言,能夠分得清忠奸善惡,能夠聽得進忠言逆耳,才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