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五章 知根知底

 趙鼎當初與秦檜雖然同朝為相,卻與其在抗金大計上有完全不同的主張。

 秦檜從金國還朝之後便徹底變了,從昔日熱血的主戰派搖身一變,成了名為“議和”,實則“投降”的佞臣。

 而趙鼎雖然明面上也主張議和,但認為那只是權宜之計。

 議和是為了讓大宋休養生息,從而更好的為將來的北伐做準備。

 並且與秦檜為了一己私利不同的是,趙鼎一開始便極力維護大宋的利益和國格。

 他提出的議和主張是為了積攢實力,有朝一日收復北方失地。

 從這點來看,二人的出發點和格局境界完全不同。

 “國公爺少年老成,卻思維縝密,他日必定為大宋創一番盛世。臣定當拭目以待!”

 趙鼎望著自己親眼見證成長的國公爺,心中不免感慨萬千,前路漫漫也只能惟願其將來登上大寶。

 或許整個朝堂的主戰一方已經對趙構不抱任何的期望,轉而都將未來北伐中原的希望寄託在趙瑗身上。

 趙鼎作為這一方的重要人物,能夠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必定是意有所指。

 趙瑗自然是心領神會,他也明白趙鼎的這番話的深意便是,主戰一方一定會全力以赴的扶助自己上位。

 這一點他確信無疑。

 “眼下多事之秋,吾便不與趙相久談,軍中不比臨安,老丞相多珍重!”

 趙瑗的一句老丞相讓趙鼎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一句結結實實的說到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兩度為相,許許多多的事情都不被人所理解,趙瑗的這句話算是對自己最好的肯定。

 這句話也讓趙鼎隱約感覺有些國朝元老的感覺,資格老且聲望高。

 特別是從這未來儲君的口中說出來,其含義和價值則遠不一樣。

 “國公爺也多珍重,多多提防小人才是!”

 趙鼎明白無論是朝堂還是深宮,處處都安插有秦檜的人。

 這一局雖然趙瑗領頭主戰派贏了,但難免秦黨的人會在背後繼續使絆子,耍陰招。

 趙鼎說完對著趙瑗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躬身作了個長揖,繼而轉身離去。

 望著趙鼎有些老邁的背影,趙瑗心中卻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悲傷。

 原本南渡之後的四大名臣之中,李綱早已作古,李光和胡銓已被貶謫地方,到了州府從而遠離中樞,只有趙鼎還在朝堂之中頑強的和秦黨抗爭著。

 自己眼下和將來能夠真正依靠的人不會太多,趙鼎顯然是其中之一。

 “王順,約見地點在何處?”

 長遠的計劃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眼下等著趙瑗的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回國公爺,錢塘門外昭慶寺。兩位帥爺會在那恭候您的大駕。”

 原來趙瑗藉著弔唁的機會,提前讓王順與韓世忠聯繫,繼而希望能夠與韓世忠和岳飛見上一面。

 “這個地方倒是選得不錯!”

 趙瑗感覺韓世忠處事風格頗為謹慎,就連私底下見個面都會選個如此不被俗世打擾的幽靜之地。

 “時辰剛剛好,想必兩位帥爺早已恭候多時!”

 王順一邊頗為機警的朝著四周張望,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