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四章 打造人設

 範府,一片縞素,範衝的靈堂設在堂屋的正中央,中間立了個大大的奠字。

 靈堂的佈置極為簡陋,除了一口棺木,幾束白花,別無他物。

 棺木前的火盆裡,紙錢燃燒著,冒出縷縷青煙,彷彿範衝的靈魂正在向天堂飛昇。

 可以看出範衝雖然不過是一介文官,也算的上為官清廉。

 範衝的妻子和兒女們披麻戴孝,跪在靈堂前,放聲大哭。

 他們的哭聲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讓人不禁唏噓不已。

 靈堂的南面設置了一個案幾作為靈座,在其上面置放了香爐以及酒水糕果等祭品。

 主家的子孫和媳婦個個都身穿喪服,

 範衝的門生故舊們也紛紛前來弔唁,他們看著範衝的棺木,心中充滿了悲痛。

 範衝雖貴為龍圖閣直學士,且是兩位皇子的資善堂翊善,不過都是些名義上的虛職。

 因而前來弔唁的文武官員並不多,大多是一些貶謫的虛職或者親朋故舊而已。

 趙瑗在李裕文和王順的簇擁之下來到範府,雖然身著一襲素裝常服卻難掩英武之氣。

 靈堂之外一陣人來人往的穿梭聲,顯然他的到來讓範府上下倍感榮耀。

 自打入宮以後,朱震和範衝兩位大儒便是趙瑗的師傅。

 他們不但教授經史子集,更是賦予了許多人生哲理。

 朱震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儒,他教授趙瑗《周易》、《春秋》等儒家經典,讓他領略到了儒學的博大精深。

 範衝則是一位偏重史學的大儒,他教授諸多史學經典,讓他明白瞭如何敬畏歷史,如何以史為鑑。

 在往昔宮廷的歲月之中,趙瑗都能夠聆聽到兩位大儒的教誨。

 在兩位大儒的悉心教導下,趙瑗逐漸成長為了一位博學多才、品德高尚的人。

 趙瑗十分感激兩位大儒的教誨,他明白,如果沒有兩位大儒的悉心教導,自己不可能有今日。

 他也明白,兩位大儒的教誨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隨著朱震的去世,範衝繼續這一份長達十年師生情誼。

 雖然前世今生的記憶與意識糾纏在一起,但回望起來還是讓趙瑗受益無窮。

 他回想著範衝過往的言行舉止和諄諄教誨,畢竟是有恩於自己的師長,行個大禮也是應該!

 一想到這裡,趙瑗對著靈座後的棺槨俯身便要跪拜。

 “哎呀,國公爺,使不得,使不得!”

 一個老婦連忙起身拉住趙瑗,口中還不停的唸叨著。

 她顯然是被趙瑗這即將要行的大禮給嚇到了,滿臉都是驚恐,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在她的認知裡,從來沒有皇子給臣子行跪拜禮的道理,這簡直是顛倒了乾坤,混淆了尊卑。

 她想要阻止,可是喉嚨卻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只能發出一聲沙啞的低吼。

 趙瑗靜靜地看著她,眼中沒有絲毫的退縮和猶豫。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將會引起軒然大波,或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他並不在乎。

 在趙瑗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要打造起自己忠孝友愛的人設。

 一旦這個人設被深深的烙刻在所有人的心中,必定會對自己助益不小。

 趙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彎下了腰,將自己的雙膝跪在了地上。

 他的動作是那麼的堅定,那麼的決絕,彷彿是在向天地間宣告著自己的決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