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

    轉念一想,不應該啊!

    楊帆就坐在那邊,若兩人真是仇人,為何相見不相識?

    何況,楊帆從未去過江南,黃賁亦從沒有到過關中,這兩人沒有交集,如何有仇?

    還不等李泰想出個所以然,誰知黃賁又憤然說道:“殿下,您可要為草民做主呀,楊帆如此厚顏無恥之徒,某當然不相識,亦不願相識……”

    李泰直接愣住了。

    這是什麼情況?

    由於黃賁的聲音不小,一下子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楊帆有些錯愕,詫異的看著怒不可遏的錦衣少年。

    這人楊帆還有印象,少女的三個舔狗之一。

    可自己好像並沒有與其發生過沖突吧?

    雖然自己經常惹事兒,但每一件事都是別人先找茬的。

    這傢伙從江南剛剛過來,自己從未到過江南,兩人本就是南轅北轍風馬牛不及,如何有糾葛?

    楊帆的第一反應,是有人在算計自己。

    為了弄清楚情況,只能努力壓制著心頭的怒氣。

    甚至用眼神制止了高陽公主出頭的想法。

    見到楊帆也想一探究竟,李泰適時插話道:“既然萬年縣公與你並不相識,黃公子何出此言?”

    黃賁一臉憤滿,欲言又止,轉頭看向了陳學禮。

    自知不能再沉默,陳學禮嘆息道:“如今有殿下做主,那不妨說出來,也請大家評評理。”

    聽到陳學禮這麼一說,李泰更奇怪了,對著陳學禮問道:“陳老,到底是怎麼回事?”

    陳學禮一臉糾結,好半晌,才長嘆一聲,說道:“殿下,說起此事,老朽也是頗感詭異,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大家可記得那一首詞《明月幾時有》,據說乃是關中才子楊帆所作,不知殿何曾聽聞?”

    作為詩詞的愛好者,李泰自然聽過,而且經常不斷揣摩,甚至把這首詞作為秋夕的巔峰之作。

    當時他恨不得能把這首詞據為己有,畢竟,這麼一首好詞對於提升他的個人形象是很好的。

    但楊帆是在望月樓現場做出來的,有關中這麼多才子作為見證,誰敢據為己有?

    想到這兒,李泰便點頭道:“這是一首好詞,本王當然聽說過。”

    陳學祝再次嘆息,臉上滿滿的都是不可置信,緩緩說道:“可問題是,這首詞同一天在江南乃是黃賁所作,據他所說,這首詞他早已打好了腹稿,只是秋夕當天才拿出來,老朽問了好幾名學子,他們也證實這首詞是黃賁所作。”

    轟!

    在座的眾人皆是大驚。

    李泰更是失聲叫道:“這不可能吧?”

    抄襲,這是文人的恥辱,在這個年代是最讓人深惡痛絕的!

    在這個詩酒風流的年代,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足以使得一介布衣平步青雲!

    在大唐的科舉制度裡,就有專門考詩詞的,只要有拿得出手的詩詞,就可以做官。

    試想,若是一個人讓別人代寫,又或者去抄襲竊取別人的作品,這簡直就是欺君之罪!

    更何況,但凡找人代寫或抄襲者,才學一定低劣,人品道德必然敗壞。

    這樣的人,一旦證實,必將受到士林之人的唾棄,身敗名裂那是輕的。

    李泰根本不相信楊帆會做出這樣的事。

    再說了,楊帆可不僅僅寫出《明月幾時有》這樣的詩詞。

    像《愛蓮說》這樣的名篇可不比明月幾時有差!

    再說,這首詞已經做出來一年多,為何早不捅出來晚不捅出來,偏偏在這時候捅出來,而且是想利用他李泰這雙手。

    最主要的是,李二陛下剛剛把漳州、泉州兩個封地轉給高陽公主。

    如今卻出現這檔事兒,楊帆會不會懷疑是自己安排的,故意從中作梗。

    想到這兒,李泰頓時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如果這是陰謀,顯然已經謀劃一年多,那這些人的算計也太可怕了!

    想到這些人居然算計到了自己頭上,李泰一張胖臉瞬間陰沉了下來,一雙小眼睛死死的盯著黃賁,一字一句說道:“黃賁,此事關係重大,最好想清楚之後再說,若只是一時口快,毀了萬年縣公的人品清譽,便是陛下也不能保得了你。”

    

    說實話,對於兩人的話,李泰是不信的。

    楊帆人品如何,李泰自認為有一定的瞭解,畢竟當初特意研究過。

    雖然楊帆很憨,平時做事桀驁不馴,不尊禮法,甚至有荒誕衝動之舉。

    但可以說是一名坦坦蕩蕩的君子,絕非心思齷蹉的小人。

    抄襲?

    絕對不可能!

    更何況,不管是防治天花瘟疫,還是科舉改革……

    這些功勞都足以讓楊帆名聲遠揚,可楊帆對這些卻不屑一顧。

    因此,楊帆想出名的話根本不需要靠抄襲這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