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三千一百三十章帝王的自我修養

 其實皇帝就算再好色,也沒這個體力和時間。多娶老婆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外戚勢力,通過外戚壓制豪強。恨不能有多少豪強,就娶多少老婆,希望讓外戚和豪強平衡。

 當然還有一個勢力也是皇帝很信任的,就是宦官。從漢朝到清朝,宦官是皇帝最順手的武器,用來對抗貴族也好,士大夫也罷,都非常好用。

 宋朝之後,外戚基本就沒什麼優勢了,因為皇帝已經掌握了士大夫鬥士大夫的辦法。士大夫階級出現之後,如果想要用外戚,外戚也得通過科舉才行。可外戚通過了科舉,那外戚也不是外戚了,也是士大夫的一員。

 其實從晚唐開始,黨爭就已經是皇帝的必備手段了,宋朝開始成熟。所以宋朝之後基本沒人批評皇帝亂娶老婆了,愛娶不娶,反正外戚勢力已經不成氣候,威脅不到士大夫了。

 從漢朝形成的皇帝、外戚、豪強的平衡關係,被皇帝、派系、派系的關係取代。

 這裡就可以看出宋朝的包拯鍘國舅爺這種操作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包拯是士大夫,國舅爺是外戚,士大夫斬外戚就是這麼硬氣。皇帝也不會因為一個國舅爺就破壞派系和派系之間的平衡。

 由此可見,人才的選拔確實是直接關係到社會的格局。當地方豪強把握人才選拔的時候,皇帝只能重用外戚,只能通過聯姻獲得支持。

 當人才選拔機制被朝廷掌握,那皇帝就不需要再用外戚了,直接拉攏一部分士大夫就行了,特別是士大夫中那些沒有根基的寒門和庶民,形成兩個派系,讓他們黨爭。

 當然黨爭的結果就是浪費國家的資源,但皇帝的位置坐得穩穩當當。皇帝肯定是先保自己,然後再保國家。自己的位置都坐不穩,皇帝可不管國家會怎麼樣。

 眼下島國的局勢,就是華族向派系推舉人選,然後派系和派系進行爭鬥。推選的人才基本都是自己的親戚或者是手下,都是自己能信得過的人。

 這些人也不是考試上來的,而是通過父傳子來確定的。父親做這個工作,兒子繼續做這個工作,可能做得好了就被選中了。

 當然學識也很重要,比如外出留過學之類的,但這也只是參考條件之一。留學生並不是和留學生競爭,而是和世子競爭。比拼的也不僅僅是能力,還有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