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277章 19世紀土著的廉價勞動力

    是荷蘭。

    荷蘭白人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超過了英國,人均是收入90英鎊,而英國才80英鎊而已,米利堅聯邦國更是不到荷蘭的一半。

    雖說荷蘭的土著稍微好一些,但是荷蘭政府也不是慈善機構,只給出了不同的加碼,比如說澳大利亞和東印度土著給出了20英鎊一年,而馬達加斯加島在內的非洲土著則是10英鎊。

    “陛下, 我們招募了非洲土著超過10萬人,東印度土著和澳大利亞土著也超過20人萬”

    瓊勒爾精打細算的道:“非洲土著工資年支出在100萬英鎊左右,而澳大利亞和東印度土著則是需要400萬英鎊。”

    威廉四世已經消化了這幾十萬勞動力帶來的廉價消息,同時不由苦笑。

    這年代的勞動力可不是後世那種少爺、大爺型的勞動力。

    這裡沒有8小時工作制,這些廉價勞動力幹活時間,常年甚至保持超過12個小時以上,這時間可是簽了在合約裡的。

    別認為不人道,那個年代就是這樣的,甚至在非洲,每次招募,還有很多人排著長龍還希望被選上是這份美差呢。

    畢竟15英鎊的收入,在歐洲不少國家的底層人也就是這個收入而已,可以說對於非洲人來說,堪稱上層工資也不為過,因此哪有不想去的想法。

    所以工人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面貌,絕地不是涮刷視頻、看看小-說那些人可以理解的,甚至威廉四世想到,或許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還可以感觸一翻。畢竟那年代黑白電視機都較少,屬於勤勤懇懇又一天的作息風格。

    “澳大利亞一年的財政支出是多少?”

    威廉四世向旁邊的財政大臣簡.馮.卡佩落問道。

    簡.馮.卡佩落:“去年超過1000萬英鎊,”

    好大的一筆數字啊!

    要知道荷蘭現在gdp才3億英鎊左右,財政收入也就是在5000多萬多英鎊。

    威廉四世看到簡.馮.卡佩落心疼的樣子,就是好笑。果然,會管錢的沒有一個是大方的。

    “去年澳大利亞財政收入是多少?”

    “970萬英鎊”

    “相差倒也是不大”

    威廉四世聞言,倒是鬆了口氣。

    這是最重要的,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話,後果很嚴重的,就跟現在的英國提樣,因為種種的戰爭支持,財政已經出現了巨大赤字,這令克萊斯頓內閣十分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