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二章總該有個尊卑等級

趙桓說道:“那你知道里面的萬王之王是何人?”

岳雲立即回道:“當然是官家。此前是唐高宗李治,不過李治功績顯然不能與官家相提並論,所以自然要以官家為主。官家有仁厚之心,沒有廢除其神像,允許其陪祭。”

“卿說的很好。一切總要有個主次尊卑,像萬神廟裡萬王之王即為朕。那耶路撒冷城內呢?”

岳雲頓時有些明悟了。

耶路撒冷城裡面,大宋存在的符號自然是有了,無論是青銅鼎,彩神像,還是市肆、楊柳,這都是一眼可見的東方形象。

可也僅限於各種存在之一了,這座城裡有太多的文化元素。從清教寺廟,到基督教堂,從大衛城,到哭牆死海。

這麼多的斑駁符號裡,再出現一些東方符號,也只是摻雜蹂躪在了一切,攪成了一團漿湖,很難讓大宋的符號形象鮮明,萬眾矚目。

趙桓則說道:“而且你們祭祀了那麼多神靈,西方人能分清嗎?五嶽大帝與十二使徒誰高誰低?道祖與上帝孰強孰弱?真神與三清四御誰法力更高?”

趙桓說的這些,其實也是文化交流,東西接觸必然會遇到的情況。

兩種思想,兩個信仰,只要接觸到了一起,無論如何都會有所碰撞。

不過有的碰撞像基督徒與清教徒那樣,殺的難解難分,互相斥為異教徒,必須要用異教徒的血證明自己的神聖。

不過也有的碰撞會完成文化交融,比如太白金星,這會兒還是穿著黃衣,戴雞冠,彈琵琶的女神,主司虛災疾病。

比如西王母,從豹尾虎齒,逐漸演變成了若隱若現,運百靈而準今的女帝,凡是世上成仙之人,進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後謁東王公”。

不過趙桓也沒有苛責波斯都護府,他們的行事也是有著很明顯的道教風格。

道教本身就是個多神教,不像西方一神教,有個非常明確的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