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一章鐵道系統

“哪怕是用財力砸下去,也要以無與倫比的人力物力,先堆砌出幾個能夠運行的火車頭。”

至於部件損耗,規格暫時無法統一?

這對小國而言可能是個事情。

對大宋而言,完全可以用粗暴的方式解決。

每輛火車上配一名工程師、一名八級工,哪怕現場打磨,也把這個配件給磨適配了。

為了這個鐵路運輸,大宋可以設置三萬名、五萬名甚至十萬名員工。他們不事生產,就專門從事火車、鐵軌的維護工作。

如果這一切能運行起來,大宋的郵驛體系,塢堡體系就可以大量裁撤了。

馳道上每三十里一座驛站,僱員數十名甚至數百名,養馬匹上百,完全不比火車系統的員工更少。

但運輸能力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可以說火車項目到現在為止也沒有盡善盡美,但趙桓堅信只要有了起步,方向正確,後面的問題都會在運轉過程中慢慢解決。

蘇黛站在火車旁,說道:“官家,其實火車頭的發展思路,太學院已經分析的很明確了。”

“他的核心就是蒸汽在一個氣缸裡,推動活塞,然後鏈接著導杆運動。原理上沒有任何難的。”

“所以如果要繼續改進,太學院也已經有了思路,重點在於蒸汽機的性能。如果機床大規模運用成功,很快會出現更厚重的火車。”

趙桓笑著說道:“火車厚重一點也好,朕一直相信一個原理,粗狂美學是當前最容易用到實踐中的。”

這最典型的就是沙俄,他從一個封建落伍的野蠻國家,很快就建設出了龐大的工業規模,他的基礎絕對沒有眼下大宋更加牢固。

畢竟不能指望一群灰色牲口有什麼文化素養,可他們就是以極快的速度複製出來了鐵路網絡。

只要原理弄明白,傻大黑粗也能迅勐發展。

最後趙桓對蘇黛說道:“明天卿跟朕參加一場廷議,朕打算立即著手修幾條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