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一章玉璽的脈絡

眾所周知,沒有這個玉璽的皇帝都被稱為白板皇帝。

永嘉南渡時,東晉的司馬家皇帝沒了這塊玉璽,皇帝甚至被方法世族所譏諷輕視。

直到晉朝將領從冉閔手中要回了這塊玉璽,司馬家的皇位才算穩固。

基本上有這個國寶,都要忍不住宣傳一番。

遼國就曾經在科舉選試中,直接讓進士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為策論正題寫文章。

趙桓摩挲著桌案前的劍柄,氣質凌厲,問道:“西遼、東遼手中有傳國玉璽,敢不進獻?”

要知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如果被朝廷知道了玉璽在一個藩國手中,會發生什麼事情,那已經顯然易見了。

哪怕出動十萬王師,遠征萬里,也要伐國滅種,將玉璽給取回來。

以西遼和東遼目前的實力,他們瘋了也不敢私藏玉璽。

這種傳國寶不獻給皇帝,不朝貢給宗主國,而自己持有。他們打算做什麼?難不成還想天下有德者居之?

張浚立即向趙桓解釋道:“玉璽倒沒有遺落在東遼、西遼手中,天祚皇帝保大二年,金兵日益逼近,天祚帝流亡,傳國寶遺失於桑乾河。”

桑乾河在燕京附近,歷史上宋軍從來沒有長期佔有這裡,所以無從得知玉璽的消息。

趙桓欣喜的問道:“所以玉璽是在河北路找到的?”

張浚搖了搖頭,說道:“並非在河北路,而是在河中一帶。”

趙桓訝異,在河北路遺失的玉璽,怎麼又跑到了河中一帶。

要知道保大二年,天祚皇帝在位的時候,趙桓已經是天子。

這期間不可能再出現什麼重大變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