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六十章太子威儀不恪不可君天下

    張浚內心一震,眉頭微蹙,沉默了片刻,才緩緩說道:「據臣所知,唐寺卿如今正年富力強,如何會忽然乞骸骨?」

    趙桓直言不諱,說道:「國家需要在基輔一帶新設立一位藩王,統治羅斯人。唐寺卿覺得自己才疏學淺,已經主動避賢者路。」

    張浚作為最瞭解帝國的宰相,立即對背後牽扯的恐怖背景有了深刻的瞭解。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據臣所知,官家似乎沒有合適的皇子可以就藩。除了……太子。」

    趙桓神情嚴肅,說道:「朕不想掀起滿朝風雨。帝國還在欣欣向榮的態勢,不應該因為國本更易而橫生波瀾。」

    這件事一定是要有人去推動的。

    唐翊本來是趙桓最屬意的人選。他如果幹成了這件事,立即就能簡在帝心,不用多久就能進入政事堂,成為大宋宰執。

    帝國當下最重要的政務就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內的基礎建設,一個是對外的番邦羈縻。

    到時候他會與蘇遲一併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唐翊在這個關鍵時刻退縮了,不想捲入國本之爭。

    這使得他連體面致仕得待遇都沒得到。一次乞骸骨,趙桓就直接同意了。

    但太子,趙桓是一定要更換的。

    這一點,其實帝國高層已經心照不宣。

    從太子身邊聚集了中原無數儒家腐儒那一刻開始,太子繼承大統的可能性就已經微乎其微了。

    如果他繼位,將會使整個國家陷入動盪,無數人利益受損。

    此時大宋的國家狀態,已經跟儒家統治的時期有了非常顯著的改變。

    舉個例子,百姓的認知和價值觀都已經迥異於封建禮制時的綱常思想。

    沒了封建禮教,沒了儒家獨尊,很多人想象不出來那國家的主流思想是什麼?

    百花齊放?

    其實不是,是有非常清晰明顯的主流價值觀的。

    後世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百姓眼中最偉大的人是誰。

    在天朝百姓眼中,最偉大的人是牛頓。

    不要覺得這是崇洋媚外。

    同一份調查,牛頓在西方可不是最偉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