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十七章徵調藩國學者

    “以消防為例,數算學家必須算出在地圖上何處修建軍巡捕屋才能合理輻射各處的消防事宜,既高效滅火,又防止交叉浪費人力。”

    “而汙水處理則是重中之重,兩百多萬人生活在這裡,如果任由汙水排放,不用幾年,整個地下水質就會受到汙染,無法再飲用。”

    “開封府正在全力擴建地下管道,他們壓力之大,徵召了絕大部分的數學教授日以繼夜的計算,既不能挖開整個東京城重新鋪設地下管道,又要想辦法兼顧全城,如果沒有數算教授幫忙,只靠技術官僚測繪,此項進度會嚴重遲緩。”

    趙桓聽著就感覺頭皮發麻,一個普通的穿越者,如果只靠自己,根本無法想象怎麼才能在不把東京推翻的情況下,在地下鋪設上覆蓋全城的地下管道系統。

    這個系統不復雜,漢唐時期的長安,地下就有了管道系統,專門用來排放汙水。

    可是難點在於如今東京城已經具備了極為壯觀的規模,開封府的建設既不能影響地面上的建築群,又要把管道埋進地下,並覆蓋到全城每個角落。

    趙桓覺得自己一個文科生,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他想幫忙只能召集這方面的人才,問道:“太學的數算學院有多少教授?”

    “教授也分等階,算上頂級教授、高級教授、普通教授、副教授、檢校教授等共計四百三十多人,此外數學院還有學子兩千六百多人。”

    “這麼多人尚且不夠用?”

    “缺額極多,開封府已經從各地學院借調了兩百多名數算教授,三千多名數算學子。還是捉襟見肘。”

    趙桓驚歎,僅是數學系教授就五百多名,學者近六千人,這麼龐大的知識分子規模可能也就大宋能拿的出來了。

    “朕會下令各藩國向中原貢獻十至百名數算學者,到東京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