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八十四章趕海與漁獲

    海參活動的慢,他輕鬆叉中,帶回了海面。

    在海里游泳比較累,只半個時辰,趙桓就覺得全身乏力了,肚子也有些餓。

    於是他便鑽出海面,把魚叉交給了一旁的親從官,然後走到唐括慧兒身邊問道:“朕漁獲情況如何?”

    唐括慧兒開心的說道:“官家,您抓了兩隻龍蝦,三隻海參,還撿到一大五小總共六隻鮑魚,還有三隻很肥的螃蟹。”

    趙桓滿意的點了點頭,其中大頭自然是龍蝦,兩隻加起來十多斤,不過去掉龍蝦頭,肉就比較少了。其他的加在一起估計有四五斤。

    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了。

    讓趙桓想起後世的一個充滿時代特色的經典報道。

    是一張報紙,講的是抗戰期間陽澄湖附近的百姓,生活艱苦,沒有糧食米飯可吃,只能靠吃陽澄湖大閘蟹充飢。

    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中原幾千年的傳統了。

    大海給附近百姓的確是帶來了極多的財富。

    只是很顯然,因為交通不便,大宋百姓到海邊漁獲的比例還太少。

    趙桓有心想看看其他人的情況,瞭解一下收穫,便對剩下兩名女人喊道:“把你們撿到的東西拿過來看看。”

    但哪知這倆女人已經趕出了樂趣,擺手喊道:“官家,您先生火吧。我們再挖一會兒,等您把火升起來,我們再過去。”

    這倆女人還真是來玩來了!

    趙桓無奈的揮了揮手,

    對吳革說道:“那把火升起來吧,讓御廚準備一下調料。”

    雖說要自力更生,但趙桓也沒真正指望那兩個女人,她倆一個兩手不沾陽春水,一個每天只拿天下最金貴的那支硃筆。指望她倆做飯,怕是要浪費了這一桌美食。

    皇城司親從官在趙桓的指揮下搭起了一堆篝火,上面掛上了一個陶罐。

    然後又在一旁用石塊堆砌了一個灶臺,這個是軍隊的拿手技藝了,很快灶臺就鋪好,下面點上火,上面鋪上了一塊厚約兩寸的天然石板。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