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八十二章藩王拓邊

    但隨著大宋如今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實力包括質量、規模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中原都佔據了絕對優勢。

    再冊封皇子為藩王,就不會有任何威脅了。

    強大工業武裝的帝國軍隊,可以輕鬆蕩平一切叛亂。

    火炮不相信戰術,只相信射程和規模。炮多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而把儒家腐朽分子都打包過去,既可以防止他們在中原掀起禍端,又能保證封國不被當地蠻夷所同化。uu看書

    畢竟儒家可是最堅韌的學派,最擅長教化蠻夷。

    在中原有這麼強大的文化浪潮劇烈衝擊,他們都能死守傳統,跟趙桓這個天子做激烈鬥爭。

    到了地方上,他們勢必會更加無法無天。

    而帝國就需要他們這如野草般堅韌的品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從而將中原的文明擴散出去。

    尤其是在中亞一帶,中原文明退出這裡實在是一種遺憾。

    要知道,一個帝國的存在,總會留下大量文明與影響。

    比如大英的日不落帝國,雖然這些殖民者沒有想過認真統治殖民地。

    但哪怕是成為了殖民地,大英的價值觀、政治體制以及文化習俗就顯著的改變了當地的一切。

    影響存續數十近百年。

    在日不落帝國解體後,依舊保持著大英聯邦文明體系。

    盛唐時期曾經攻入中亞,也遺留了極其龐大的遺產以及文明體系。

    就比如大食、黑漢國都會向中原朝貢,認可中原的朝貢體系。

    黑漢國國王給趙桓寫信就稱大舅。

    雖然趙桓對這個便宜外甥沒什麼印象,更是從來沒派兵過去。

    但他就是切實存在的,是大宋文明體系裡的一環。

    只是後來中原閉關鎖國,所以這些遺留的文明痕跡,徹底與中原失去了聯繫,消失在了後世兩國的視野中。

    而把藩王封過去,能夠將中原文明重新播撒到這片土地。使當地再度朝中原文明的方向演變。從而擴展整個中原文明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