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九十九章橫渠天文與文藝復興

    這叫借鑑!

    但所謂的科學,不也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向前嗎?

    尤其當別人質疑他們竊取其他學派內容時,所有儒家學子都理直氣壯,怎麼就竊取了?

    其中雖然有那麼六七八九分相似,但某些關鍵地方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哦,這倒也不是他們原創了,uu看書 是他們截取了另一派的觀念。

    儒家雖然有其命維新的天賦使命,但這麼短的時間內,要求他們開拓創新,提出大量科學理論也不太現實。

    當前儒家還處於整理典籍,彙總知識的階段。

    所以東京城內,現在最火爆的地方就是書店、藏書館、以及出版社。

    書店、藏書館中原自古有之。

    但皇家財團又借鑑大食人的公共圖書館,設置了皇家蘭臺館。

    就是供大宋的讀書人可以直接在裡面借閱皇家藏書。

    皇家蘭臺館設在武廟的東邊,這裡之前是太學之所在,在靖康之難中,太學生一把火將太學點燃,與金軍共焚於火場。

    朝廷不希望這充滿文人氣節,書生意氣的忠烈之地變成蠅營狗苟,市儈自私的商業場所,所以在這裡建設起一座規模宏大的蘭臺館閣。

    這座皇家蘭臺館,高四層,有八棟樓閣連廊迴繞,佔地五畝有餘。

    而為了填滿這座宏偉壯麗的皇家蘭臺館,皇室可謂是汗牛充棟,足足拉來了藏書四百餘萬冊。

    心高氣傲的皇室,就是要比大食人的藏書館多出一百萬冊來。

    這四百萬冊圖書可不是僅僅為了湊數而批量搬進來的普通書籍,恰恰相反,其中包含大量民間根本未曾見過的文化孤本,已經成為絕學的諸子百家遺作,以及皇家專覽的不傳之作。

    阿拉伯人雖然在黃金時代,但天下人都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絲綢之路中,是東方在向西方傳遞更先進的文化。

    所以皇家蘭臺館的藏書,基本就代表了這個時代的文明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