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九十五章重塑國家精神

    兼併百姓,乃至過於王侯。

    高利貸勢力的龐大,著實可見一斑。

    但這一次,這個龐大惡勢力,已經不止於官僚士大夫。

    基本上整個天下所有階層都參與其中。

    最狂歡的自然是文官集團,他們不僅私下放貸,更通過官府強逼百姓借貸。

    其次就是禁軍武將們,此前禁軍戰力低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將校不肅,斂掠乞取,坐放債負,習以成風。”

    然而這些還只是高層,他們與高利貸商人們在城市放貸。

    在借貸不方便的鄉間,還有規模更宏大的放貸群體。

    那就是兼併土地的地主和遍佈全國的寺廟。

    沒錯,就是寺廟,或者更精確的說是佛教寺廟。

    這是比錢莊還要更像銀行的場所。在大宋,由於經濟繁華髮達,寺院不僅經營著放貸、存款等金融業務,而且還涉足製鹽、冶鐵、紡織,甚至飲食、倉庫、藥局等一系列商業行當。

    據說有些寺院還開設青樓,倒不是在寺院裡面開青樓,而是在寺院附近設置有青樓,青樓的東家是和尚。至於這些和尚是否照顧青樓生意不得而知。

    在趙桓看來,大宋的佛家顯然已經到了不得不整頓的地步。他們甚至已經干預到了國家階層,在趙桓推行帝鈔以前,陝西路竟然就堂而皇之的以僧人度牒為貨幣。可見僧人在當地究竟具有怎樣強大的影響力。

    但這個高利貸勢力雖然盤根錯節,遍佈天下。與強大的國家暴力機器相比,也就什麼都算不上了。

    凡這些種種,也都不過是趁著國家不以為意,趴在陰暗中偷偷吸血而已。

    到了大明,老朱家皇帝出身農民,沒什麼見識,不在意工商業經濟,也不信什麼佛教,就想本本分分的當個老農帝國,推行重農抑商,搞個穩定且傳承不朽的祖宗法制。

    如今存在的這一切都輕而易舉的灰飛煙滅了,甚至沒有能力掙扎一下,掀起一絲漣漪。

    所以大宋朝廷想整頓這一切,即便最穩重的右相,想的也是這些人會不會有民憤,引發離亂。

    至於掀起叛亂,這種事根本就不在正常人的思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