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九十四章誰說高利貸不用交稅?

    面對劉的疑問,楊時說道:“國家富裕,跟國家正稅的關係非常緊密。”

    “以劉都護之學識,想必清楚,錢荒這一情況。”

    劉點頭,說道:“略有耳聞,漢文帝、景帝在位期間,因為鑄幣不足,天下產生錢荒。民間不得不以絹帛為貨幣。”

    事實上這是劉挑了好聽的說,論錢荒,大宋可是比漢代嚴重多了。

    大宋因為經濟在東方佔據絕對統治地位,所以大宋貨幣流通於西夏、遼、金、高麗、大理等各個國家。

    在此前還是鑄幣的時候,貨幣年年不足,沒有一種貨幣能供應全國所需。以至於各地不得不自己鑄幣,以滿足各地區的經濟所需。

    大宋帝鈔發行的順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此。全國乃至於整個東亞都缺貨幣,錢荒嚴重。

    所以大宋帝鈔的發行,有極大的需求市場,能緩解各地交易所需。

    只要不爆發連綿數十年的戰爭,三司不像大明那樣瘋狂印刷,大宋的帝鈔就不會陷入貶值的情況。

    楊時說道:“這之所以會產生錢荒,就是因為國家財富由錢幣來衡量。商隊源源不斷從西方獲取真金白銀返回中原。國家就會依託金銀總量,印刷相應的帝鈔。”

    “民間財富會逐漸積累,相對應的帝鈔總額也會增加。所以哪怕暫時不收商稅,三司年年增印的帝鈔也會使國家財政不斷增長。”

    “這麼多財富流入民間,農業產出如果沒有突飛勐進發展,糧價就不會一直下跌,反而會陸續提升。”

    楊時說的這一點,趙桓非常認同。

    中原歷史上因為有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原,所以白銀增多到中原甚至可以實行銀本位的貨幣政策。

    大宋現在工商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只要跟著源源不斷積累的社會財富進行鑄幣,相當長的時間內都能實現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的形勢。

    而工商業所創造的財富,也將緩慢的降低農民的稅賦壓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