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七十二章 標準

眾人都是點頭,只有衛非說道:“啥呀就瞎聯想,我就不信古時候的人吃蝗蟲能夠做得到肘子這樣精細,那個時候的普通人家,油是多精貴的東西?怎麼可能拿來煸蝗蟲?”

“因此就算吃蝗蟲,多半也是像我們小時候那樣,竹籤子串上烤一烤就吃了。”

“那個時候的蝦也是,一般就是白焗蘸調料,那我請教:烤蝗蟲和白焗蝦,它們的味道能夠差不多嗎?能夠引發肘子你說的這種聯想嗎?”

“靠!是我拿今人套古人了。”周至拱手:“多謝飛機提醒,差點鬧了笑話。”

衛非少有能夠在文科上拿捏得住周至的地方,頓時得意洋洋:“我這算不算那啥……一字師?”

楊和慢悠悠地笑道:“其實今人套古人的現象太多了,我問問你們,你們認為有多少地就該算地主?”

“這個啊……怎麼也得有個二三十畝吧?”向宇說道。

“二三十畝太多了吧?”方文玉說道:“一家人怎麼都種不完,我覺得超過十畝就夠嗆,僱人的話是不是就算請長工了?”

“十畝一家人一年怎麼都料理得過來的,而且別忘了那個時候一家一般不止三口。”

“所以說封建王朝是地主階級政權就沒錯。”張路說道:“那個時候能夠供養一個人脫產讀書,怎麼著家裡也得有個十幾畝地。”

“嘿嘿嘿可惜現實情況不一樣……”楊和笑得一副“我就知道你們會這麼想”的嘴臉。

“那是咋回事兒?”大家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政治試卷上的標準答桉每個人都爛熟於心,但是無一例外地沒有追究過這般細節,還是屬於囫圇吞棗。

而周至為了不影響他們填寫標準答桉,從來沒有在這方面跟他們細講過。

今天倒是個科普的機會,周至笑道:“其實這個問題有些複雜,不過根據《解放初期四川土地改革及其意義》這篇文章裡提到的成果,土改後,僱農人均從0.2畝提高到2.37畝,貧農從0.5畝增加到1.6畝,地主從人均14.59畝下降到1.47畝。”

“也就是說,蜀中當時的地主階層,人均佔有土地也就十五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