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三十七章 神醫的故事

    趙太醫對周至笑道:“還是肘子是可人啊,我隨手寫張信箋,肘子就知道我想要吃筍了。”

    “就是沒買到鮮冬筍,便改用了寶尖。”

    “其實吧,很多人都有種誤解,認為食材,必定是越新鮮的越好。”趙太醫笑道:“殊不知不少食材,也需要如藥材那般炮製,炮製之後,風味方才更加。”

    “對的。”周至給老爺子布上一塊魷魚:“比如海鮮和菇類,經過風乾,燻烤,保存一段時間之後再重新加工,鮮香味會更加濃郁。”

    “還有火腿也是,肘子這高湯做得不錯,裡邊明顯就有火腿的鹹鮮,還有這個……淡菜?不對,瑤柱,肘子本錢下得足,加了‘食後三日,猶覺雞蝦乏味’的江瑤柱!”

    “瑤柱,火腿?”張清平攪動了一下清澈的湯品:“哪兒呢?”

    “湯裡,肉棄而不用。”趙太醫笑道:“清平別說外行話,別看你天天在外頭大魚大肉,真正的老牌正宗川菜,怕是都沒見識過。”

    “你們現在在館子裡吃的那些,只能叫做‘江湖菜’而肘子做的這個,叫‘公府菜’,本身就沒在一個檯面上。肘子,這是你四表舅教你的?”

    “能夠給老爺子唱出名來,就不算空下本錢。”周至笑道:“最近幫四表舅整理菜譜,跟著學了一些。”

    “說起來這瑤柱跑得老遠,產地在津門,然後南下去了廣州,在廣州被我以前樓下的小三哥碰到,又買了帶回來的,這就是沿著中國海岸線幾乎跑了一個整,然後在穿越到內地來,這也有迢迢六七千里路了。”

    “那是,所以老時節裡蠻州城辦席面,要是出現一道海帶燉鴨子,那可是要轟動的。”趙太醫說道。

    趙大嬢笑道:“爸,你這就是想要把平生最大的得意事引出來,讓我們好好誇一誇你是吧?”

    “老爺子多吃魷魚,嫩滑的。”周至也笑道:“舒意肯定還不知道這事兒呢,我來講!”

    原來早年間,趙善聞的老爸也是夾川名醫,也帶出了幾個徒弟。

    其中一個徒弟學成之後,就在蠻州開了一家醫館。

    有一次劉師長家眷身體不適,請了那徒弟去相看,徒弟看後開了一副藥,吃了不大見好,於是就給劉師長出主意,說怕是要請我師父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