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拉夫 作品

忽然發現一個問題,說明一下

    這個邏輯應該不難理解吧?

    我一個99年生人,說實話不知道80年代的美國創業融資裡經常用什麼,我現在寫的過程,是根據這些個資料反向推導的。既然這作者在2017年說,以後投後估值應該不會成為主流,那麼反推就是,在之前,投後估值就是主流!沒毛病吧?

    這裡出岔子,出分歧,我屬實有點沒想到。開始巨鬱悶,巨生氣,後來看了看,又理解了...這話不知道會不會說了出事,但咱們的人玩錢...有時候真感覺比老外們髒得多...

    就是這種,嗯,有點埋坑似的小技巧層出不窮。包括在咱們這很多的對賭協議,早期在歐美是很少的。而對賭協議發展到現在,參考俏江南的例子,其實已經很變味了..

    就是在某牛成功以後,漸漸變成了需要融資的一方,完成了對賭協議沒獎勵;但沒完成,還要有懲罰,比如退錢,或者賠償更多的股權等等。

    把這個邏輯理清楚以後,就...有點無語吧?只能說算個誤會,奈何,算了...

    另外,關於融資會談中的具體細節,我省略了不少。但其實應該能明顯看出來:領投方是提前半個月就談的富達,在會談開始前,回覆我省略掉了沒寫;主要的跟投機構會談過程,沒有全部寫出來,一來太水,二來,畢竟是小說,不是商業教科書。

    還有那位提到的競買氛圍:直接拋出需融資額度所剩無幾,且波士頓資本方連續跟投,這不是在製造焦慮,烘托競買氛圍嗎?

    小說嘛,主要還是以推進劇情發展為主。該注意,該還原的地方,我儘可能去還原。但這其實是個很令人頭禿的活,畢竟那時候的金融衍生品還不發達,一些策略也沒有現在那麼彎彎繞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