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72章 盼頭

 魯刺史道:“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成就未必就比我差了。後生可畏呀!”

 聽的人都驚了,魯刺史晾著祝縣令快三年了,一向不對付,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來了?

 只有祝纓和上司知道,魯刺史是快要離開了。

 她還是裝成不知道,於平靜之中稍稍讓魯刺史看出一點點的驚訝,魯刺史點了點頭。魯刺史算著自己的任期也知道差不多該動一動了,只是怎麼動、接任的是誰他的消息也不很準確,於是也不對這些與他關係沒那麼緊密的人講,言語間帶一點安撫而已。

 對他的“自己人”魯刺史當然有私下的安排,這也不必去宣揚。

 一行人出了刺史府,王縣令道:“魯大人這是怎麼了?”

 上司咳嗽一聲,道:“上峰的事兒,不要亂猜!”

 王縣令就真的不猜了,他轉個身邊走邊同祝纓說話,纏著問麥種的事兒。祝纓道:“我來之前已分了下去,就快種了,怎麼也得明年。”

 王縣令不好意思地道:“哦,是我太著急了。”

 祝纓見他也關心農桑,對他的印象就好,兩人慢慢說一點事務,上司插嘴都不插不上。上司也懂庶務,不過他現在心放在了“新刺史是誰”這件事情上,並不想討論什麼農桑。他的消息有點靈通,又沒那麼靈通,知道魯刺史要走,但不知道新刺史是誰。

 急了一圈兒,竟又重將主意打到了祝纓的頭上。縣令決定不了刺史,但是祝纓在京城有門路呀,難道不能打聽打聽?

 他瞪了王縣令幾眼,王縣令壓根兒就沒有察覺。一邊的裘縣令竟也湊了過去,也問麥種的事情。快三年了,祝纓終於打到了一點“我與他們是同僚”的味兒。

 她也不藏私,說:“戶部的意思,我先種著,能種好了再推廣。放心,只要能種,我必會與諸位麥種的。不過現在還說不好,故而不敢先與諸位講怎麼安排。”

 裘縣令道:“成與不成,咱們先安排著!否則到時候再現商議,哪裡來得及呢?是吧?大人?”

 上司正琢磨著事兒,猛地被裘縣令拎出來問:“啊?哦,嗯?”

 祝纓道:“就算是商議全府種麥子的事兒,也得大人主持呀。”

 上司道:“咳咳,你更懂你更懂,你先看看怎麼弄。”

 有他這句話,另一個縣令也擠了過來:“還有我呢!”

 祝纓見狀,就請上司在驛站裡主持一下,她略說一說做法。上司勉強同意:“也好。”

 一行人到了驛站,聚到了上司的住處,幾人坐下,祝纓說了自己的法子。王縣令道:“不是應該先恤貧戶麼?貧戶困苦,得了機會會珍惜的。”

 祝纓道:“他拿什麼種?有耕牛嗎?有多少田地?種了不怕叫人拔了?”

 裘縣令道:“不錯。且小民好模仿,凡士紳推崇的,他們才會跟風。只消大戶先種了,貧戶看到了也就有樣學樣了。”

 幾人又向祝纓要先預定下種子的數量,祝纓道:“戶部還沒給我期限呢,怎麼也得再種個兩年,看出產量穩不穩才好。”

 幾人爭執,上司忽然想到:刺史大人要調走,那我就不急著走了!我還有兩年的任期,何如趁此機會推廣一番?

 也算政績。

 他也加入了進來。

 祝纓雙手一攤:“戶部沒有給我那麼多的麥種。得這一茬種完了,留種。也不是所有的麥子都適合當種子的。”至少得種個兩輪,她手頭合適的種子才能富餘。

 上司正色道:“你們都不要催她了,豈不聞欲速則不達?既然朝廷有意,祝令有心,大家想要的總會有的。”

 一句話將大家都鎮壓了,上司道:“好了,都散了吧。想逛的就逛逛,不想逛的就回去。”

 祝纓是屬於想逛的,依舊是去買了些東西,珍珠的價還沒有落下來,她也不強求,這次稱的珍珠更少,倒是又買了點圓珠。其次是一點寶石,又遇到了合適的玳瑁,且買到了一些硨磲,都是以靠近產地而得的便宜價。

 買完了回到驛館,卻發現上司還沒走。他竟然拖著病體也逛起了州城。祝纓收拾好包袱,就向他告辭。

 上司正在看一個盒子,裡面是十二顆大珠,上司樂呵呵地道:“瞧瞧,這個怎麼樣?”

 祝纓道:“我得過年才捨得買。”

 上司皺眉道:“出息呢?給你了。”

 “不不不。”

 “拿著,”上司說,“逃犯的事情你做得對。真讓常校尉拿了人,又是沒完沒了的官司。且鎮懾了兇徒,才是一勞永逸的事,你不知道這些賊皮,一個一個不以犯法為恥,反以重刑為榮。誰個殘害無辜更多,反而論資排輩靠前。”

 祝纓道:“當時沒想那麼多,只是看他拿不到人,看著實在令人著急。”

 上司笑道:“現在讓他自己去吧,他失職,我已參了他了。不日就將革職。”

 上司說這個話也有點把握,這回常校尉的紕漏有點大,跑幾個囚犯,事兒不大。囚犯殺人,事兒也不算太大,但是殺了三人以上,事情就很大了。所以朝廷不怪祝纓果斷,上司和魯刺史也認為她辦得沒毛病。

 兩人客氣一回,上司將蓋子“啪”一聲合上,塞到了她的手裡:“讓你拿著就拿著!怎麼婆婆媽媽的?”

 祝纓捧著盒子,想把東西再塞回去。三年了,上司沒給過她東西,現在給貴重東西,一定有詐!

 上司果然又說了:“看你緝兇乾脆,庶務反而瑣碎了。那個麥種的事兒……”

 祝纓道:“下官還是覺得要仔細些好,回去會好好斟酌的。”

 上司道:“不錯,事關民生,不能莽撞。這樣,明年我在府城種一些,也用公廨田。”

 祝纓把盒子塞回了袖子裡,道:“大人預備怎麼種?又要種多少田呢?”

 “你那兒有熟手嗎?”

 祝纓道:“稱不上熟,都是今年才開始試種的人。只要明年收成尚可,麥子未見災病,秋收納糧之後,下官派人過去,如何?”

 上司笑道:“那可說準了。”

 祝纓道:“王、裘等人想要的麥種,您是不是也得出點兒?”

 此言正合了上司之意,他說:“這是自然,總不能讓你一個人操勞。”

 兩人談妥,祝纓便不再等上司,當時就與上司辭別,揣著大珠回福祿縣去了。

 ——————————

 福祿縣裡,已有心急的人在整理耕地了。他們積肥的方法也多種多樣,也有不差這點柴火的人燒些秸稈的,也有積綠肥的,也有積攢各種糞便發酵的。又翻地,將肥料摻到土裡。

 回到縣城,人們看到她回來了,都笑著招呼一聲,依舊各幹各的去了。

 山上的秋收已然結束,蘇鳴鸞也下山來,協商種麥之事。蘇鳴鸞有數,想從祝纓這裡拿點什麼走,也得給她帶點什麼。

 祝纓則有她的打算:什麼都白給,也就都不值錢了。當白給成為習慣,少給一文都會被認為是吝嗇。縱使蘇鳴鸞腦筋清楚,架不住山上人口也不少。像阿渾那樣的人,還是阿蘇洞主的親戚,白給他試試?

 蘇鳴鸞又將主意打到了“祥瑞”的頭上,她這回又帶了兩隻白翎子野雞。

 兩隻野雞被裹在布里,只露個腦袋出來,並排放到了祝纓的桌上,祝纓道:“這是要做什麼?”

 蘇鳴鸞認真地道:“就說是它們下山吃穀子時抓到的,怎麼樣?”

 祝纓大大地咳嗽了一聲:“何必?”

 蘇鳴鸞道:“反正都帶下來了。”

 祝纓道:“大郎說了什麼?”

 蘇鳴鸞也笑了:“從小他就愛操心的,雖不說,心裡總想得很多。這回我覺得他說得對,不能總仗著阿叔待我們好就不管不顧什麼都要佔便宜的。”

 “也不算佔便宜,你們好了,大家才能都好。不過給你多少、要怎麼種,你怎麼還我,都要有個主意。”

 祝纓不再提敕封、獻圖之類的事,蘇鳴鸞現在也沒提。她與父親已然商量好了,以山下朝廷的熊樣,封女人做官兒,比寨子裡接受一個女兒當家還要難得多!祝纓已算不錯的了,至少她能給你講價。換個朝廷裡的臭男人,就是一句“不行”,那可真就是腹背受敵了。

 所以,父女倆決定,蘇鳴鸞將以“獻圖籍”來換取朝廷的認可,讓背後有朝廷這個靠山——雖然靠山未必很可靠。但是仗著朝廷與利基族、索寧家對抗是足夠了的。

 祝纓也有打算,先種著地,只要山上與山下交流多了,後續她有無法的辦法執行自己的計劃。

 兩人都對會面比較滿意。

 祝纓道:“巧了,我要讓大郎上京去,正可同路。”

 蘇鳴鸞也是高興的,趙蘇還是她表哥,人在京城也能為她傳點消息。

 兩人都收拾了些東西,祝纓又派了小吳與趙蘇同行。趙蘇自帶了一個管家、一個小廝,兩個長隨,趙灃給他收拾了兩車的行李。祝纓這裡是小吳押運,足有三車,趙蘇拿個籠子把兩隻白翎子野雞一裝,心中感慨無限:初見義父,彷彿也是這般情境。

 一轉眼,他就要被送到京城去了!

 趙蘇滿懷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