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256章 她們不懂我們去做




    北直隸的官吏們聽到災民對太子的質疑,有些生氣,說話語氣逐漸不好。



    幫忙不要錢不要糧維持秩序的北京百姓,連忙安慰災民,讓災民們別亂說話。



    “其他當官的大人俺不敢說,咱們北直隸的知省決定管你們了,只要你們肯幹活,絕對餓不死!”



    “聽我的口音,我祖籍和你是老鄉,聽我的話沒錯!老實點,說不定能當個工頭,不僅餓不死,還能攢錢寄給家裡!”



    “咱們北直隸的知省可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都親自來幫你們,難道你們還能想到能比太子殿下更讓你們活的人?”



    聽到這番話,對皇權有天然敬畏的災民立刻安靜下來,想要興風作浪的人也只能跟著安靜下來。



    這時候他們如果掀起什麼騷亂,可能立刻就會被人砍了,根本不可能把災民轉化成他們的力量。



    朱標讓人一一登記了災民籍貫姓名,並讓同鄉同村互相印證後,很快就把那幾個渾水摸魚的人摸了出來。



    這些渾水摸魚的人,身後大多都站著依託於村莊而生的非法宗教,然後他們會統一以白蓮教的名義行事。



    畢竟白蓮教無所不包容,只愛造反。從宋時起,只要是依託宗教造反的人,都叫自己為白蓮教。



    朱標本以為能抓到幾條大魚,結果順藤摸瓜摸下去,這些人中最厲害的也就是個村霸,手裡就只有十幾把從元末亂世藏起來的鐵刀,就想當皇帝。



    真是有自信。



    不過朱標想起現代社會那些村裡自立為皇帝的人,還有在網絡上登基的人,嗯……要尊重人的多樣性。



    只是這些人總能蠱惑一些愚昧的百姓,造成悲哀的死傷。如果放任不管,還會變成大禍。朱標難得冷血了一次,在這些人還沒造成大危害時,就全部判處斬。



    下命令時,朱標神思恍惚了一瞬。



    他發現,自己越來越適應這個社會和這個身份了。



    這不是好事。



    “每日三省吾身。”朱標靠在椅背上,半開玩笑道,“不能偷懶啊。”



    三省吾身之後,朱標繼續幹活。



    蒙古高原冬季有冰雪,工程期很短,現在可沒有時間讓朱標傷春悲秋。



    春夏秋要用來修建鐵路,不是用來傷悲的。



    朱標做事向來喜歡讓百姓有知情權。將人抓出來砍腦袋的時候,他也花了許多時間讓人深入災民中,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那群人就是想用你們的腦袋換他們的富貴。但不想想,亂世好不容易才結束,大明又這麼強,誰會跟著他們去造反?造反後,富貴是他們的,丟命由你們來。你們可要把眼睛擦亮了。”



    在朱標的建議下,朱元璋雖然對大明進行了嚴格的戶籍管理,但沒有禁止百姓流動。北京城越發繁榮,還建立了許多工坊,有許多外地人來北京“打工”,其中不乏災民同鄉。



    這些同鄉被朱標僱傭起來,經過短暫的培訓,為大明安撫災民,充當官府向災民傳達信息的喉舌。



    人在異地他鄉,總是忍不住會更信任同鄉。何況向來不把他們當人的官大人居然會送給他們新衣服,僱傭他們的同鄉把官府的事仔細告訴他們。這種被尊重的感覺,讓他們不知所措。



    許許多多不知所措加起來,災民們即使不明白自己心裡的想法,行動上也越來越偏向大明的官府,心中的惶恐不安也逐漸消散。



    這時候,他們才開始認真傾聽起北直隸的百姓對北直隸和太子知省自豪的誇讚,將這些誇讚一一記在心中。



    他們想,如果真的能活著回家鄉,他們一定要把這些話告訴家鄉的人。



    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但他們就是這麼想著。



    人員清理妥當,物資準備妥當,軍隊也集結完畢。李文忠在朱元璋和朱棣親自送別中,率領大明軍人和大明的百姓,踏上了蒙古高原的草地,開始修築鐵路。



    李文忠率領的是他在朱標潛移默化下培養了許久的“工程兵”。不僅能打仗,也是修建鐵路的“技術骨幹”。



    大明第一支專門設立的工程兵軍隊由曹國公李文忠統領,之後這支工程兵將在大明各處留下讓後世人驚歎的“奇蹟”,和無數……無數悲壯的記載。



    在大明步入和平後,工程兵軍隊的犧牲率一直位居大明所有兵種之首。更讓後世人驚歎的是,工程兵軍隊中勳貴的人數,也位居大明所有兵種之首。



    同時,工程部隊還是大明第一支從建立之初明確要求必須有女兵和女將的部隊。



    大明第一支用律令要求必須有女兵和女將的部隊,不是有常葳的屯田部隊,也不是兩位女將所在的廣西和安南,而是李文忠所率領的工程部隊。



    這個律令和李文忠無關,只和女子科學院,和眾多手握最先進科學技術的女校學生們有關。



    知識改變命運,對封建時代的女子而言,從此刻起。



    不過現在,包括女性在內的大部分百姓都不理解這個政策。



    許多並非包藏禍心,而是真正憂國憂民的人寫詩文發聲,認為這是朱元璋迫害女性。



    因進入工程部隊的女子最初皆出身自勳貴,還有人陰謀論,認為朱元璋是用一種令人不恥的方式加害勳貴。



    因反對聲音太大,朱元璋一度猶豫。



    馬秀英此刻站了出來。她沒有召人進宮,而是親自挨家挨戶敲門談心,說服科學閣諸多誥命,告訴她們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她們的期許。



    “歷朝歷代都這樣,王朝越穩固,我們拋頭露面的機會就越少。年輕女子們不明白,她們眼中只有當前安穩的生活,不想出外吃苦。但我們這群從亂世中走過來的老婦人比她們有野心。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大明的現在有我們一份功勞,我們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馬秀英苦口婆心,從她們曾經吃過的苦做出的努力,到歷史中那些在史書中連姓名都不配有的高官夫人,喚醒這些人的野心。



    過慣了和平舒適生活的女子們很難有這樣的野心。因為後院裡不愁吃穿不用考慮未來和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太美好。打拼是男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