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群情激憤挖他祖




    劉基翻看南京周邊案卷翻到了這個案子,偽裝了一番後去走訪了這一家人。他看到的慘景,現在仍舊會偶爾入他的夢中。



    “他們自然賠不起好紙好墨的錢,田地和房屋都被用來抵債。”



    “那家老人一人懸樑,一人跳河。那家學子趕考回來後,受不了刺激,成了個半瘋半癲的人,靠著偶爾清醒的時候,為村裡人寫字維生。”



    劉基苦笑:“對了,那人考中了秀才。若不是他考中了秀才,這個案子根本不會留下案卷。”



    連家中能供出秀才的人,就能因為一個“贓物”家破人亡。普通人呢?



    宋濂呆愣半晌,聲音顫抖:“若不分情況便強制收繳贓物,恐怕有許多無知百姓家破人亡。甚至可能有人與官府勾結,故意販賣贓物,再去收繳,以強奪他人家產。”



    朱元璋平靜道:“標兒說,這是經商中得到的智慧。朕很慶幸,跟著標兒當了一回豪商。”



    若沒有經商的經歷,朱元璋肯定也會被這個冠冕堂皇的摺子騙到。



    在眼界短淺的普通百姓眼中,上繳贓物理所當然,腦子裡根本沒有什麼“責任方”的概念。



    這也是愚民的好處。官府可以用許許多多離奇的藉口壓榨百姓。



    “伯溫,你定下這個律令的故事可以寫成一出很精彩的戲。”葉錚想了想,文思如泉湧,“貧寒學子寒窗苦讀終於得中秀才,結果突遭橫禍家破人亡;京中相公微服走訪得知此事,熬夜鑽研終於明白其中道理,上奏皇上起草律令。百姓看了這出戏,貪官汙吏們又少了一項能盤剝百姓的道具。”



    楊憲靜靜地聽到現在,開口道:“他們既然上奏皇上,想將兩廣大案殃及普通百姓,恐怕在民間也會散佈相關言論,激起百姓恐慌。這一齣戲,應該迅速送去兩廣演出。”



    朱元璋倒吸一口氣,冷笑道:“朕還以為,只要能查清這個案子就算了解,結果查清這個案子,只是開始呢。這一環套一環的陰謀詭計,他們怎麼不用在正道上?”



    李善長嘆了口氣,道:“對他們而言,奪取更多的利益就是正道。百姓和大明,與他們何關?”



    朱元璋痛苦地握緊了拳頭。



    他本以為當了皇帝就能事事順心,結果當皇帝后,遠不如還是朱大帥的時候順心。他在戰場上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都沒有現在這樣憋屈。



    他真想砸爛現在的一切。他又真想幹脆什麼都不做,破罐子破摔了。



    當了皇帝就是人生的頂峰,他廝殺了大半輩子,現在應該是享受的時候。



    可朱元璋就是不甘心。



    當看到天書中描繪的世界的真相,當他暢想天書中所預言的未來,朱元璋就一直想著自己能做到何種地步。



    皇帝已經不是他期望的重點。富貴在他成為“豪商”時就品嚐得差不多。



    芸芸眾生皆為名利。他已經得到了利,就圖一個名。



    我洪武皇帝朱元璋,要萬世不朽之名!



    朱元璋看向周圍的老臣們。



    大家都老了,我也老了,我們還能靠著這個夢想,支撐到什麼時候?



    老臣們看出了皇上眼底蔓延的痛苦和暴戾,以及微不可查的動搖。



    現在是洪武八年初。



    大明建國不過八年,就有空印案,牽涉到孔府的山東大案,兩廣大案三個觸目驚心的大案。新建立的朝廷中好像爬滿了一堆又一堆的蠹蟲,怎麼殺都殺不盡。



    誰能不動搖?!



    “陛下,我們雖然老了,但標兒還年輕。”朱升的聲音蒼老,卻又中氣十足。



    朱元璋深呼吸了幾下,壓制住眼中的暴戾和動搖:“我知道。”



    王褘不滿道:“什麼老了?臣不老,臣還能幹很多年。怎麼能什麼事都推給標兒?臣活著一刻,就會在這朝堂上和他們戰一刻。”



    葉錚笑著點頭:“是這個理。”



    劉基按著額頭打著哈欠道:“你們說完沒有?說完繼續幹活。”他知道這樣對皇帝很沒有禮數,但抱歉,他真的困了。



    章溢茫然抬頭:“嗯?你們說到哪了?”不好意思,他剛才真的不小心睡著了。



    汪海洋的腦袋砸在了桌子上,然後猛地抬起頭,茫然四顧。



    朱元璋:“……諸公先休息一日吧。”



    他怕再熬一日,諸公都要病倒,留他一個人苦哈哈案牘勞形了。



    眾人皆扶額苦笑。



    大明的現狀和未來很重要,但還是先補足睡眠吧。



    朱標得知自家爹和叔叔們終於撐不住了,笑著搖搖頭。



    熬什麼夜啊,早睡早起身體好。事嘛,又沒必要一日做完。



    真不知道爹急什麼急,現在該是其他人急。



    朱標召見了官學眾位老師,讓他們帶著學生,先將吳庸的事傳出去。



    貪官汙吏們扛不住了,所以想拉所有百姓下水,讓百姓們家破人亡。誰家沒吃沒喝後不去米店裡買點吃的?誰又知道這些米店裡的糧食是官府的糧?大家都是按照市價買的!



    《大明律》早就有規定,大理寺丞吳庸卻敢知法犯法,貪官汙吏果然急了。



    他們急了!



    “原來《大明律》連這個都規定了?不愧是咱們陛下,就是愛護著咱們老百姓!”



    “呵,他們自己貪汙受賄,想搶我們的錢補窟窿,不愧是無恥小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狗孃養的!真想去挖了他的墳!”



    “那個叫吳庸的就是個小官,他敢怎麼做,背後肯定有大官指使。戲文裡都這麼寫!”



    “聽說六部都在牢裡辦公了,這大官確實急了。”……



    南京百姓沒事就聚在一起,大聲嚷嚷“急了急了他們急了”,個個都變成了“急急國”居民。



    一些官吏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面色蒼白回來,許多家裡不知道摔碎了多少一個就值得百姓吃一年的名貴瓷器。



    南京百姓到處說“他們急了”的事,同樣上了報紙,被帶到了兩廣。



    葉琛、胡大海和已經到達兩廣的許淑楨、陳火星本就在安撫百姓,現在有了報紙,如虎添翼,立刻給百姓宣讀報紙,告訴百姓京中的事。



    兩廣富戶本來在觀望,有些人還偏向當地豪強和士紳。



    當他們看到報紙後,氣得手腳發抖。



    你們吃肉喝湯,我們連點渣子都沒撿到,現在你們卻要讓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