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甜甜 作品

第91章 攜酒上青天35





既然許懷謙需要,昌盛帝是想也不想地給他們打了配合。




原本還眼巴巴地盼著昌盛帝能夠讓許懷謙上交蚯蚓肥的法子,活著直接讓許懷謙上交蚯蚓肥他們也能夠從中牟利的官員們傻眼了。




只得向孟方荀詢問:“孟編修,不知道,這蚯蚓肥多少錢一袋。”




“不貴不貴,一百文一袋,一兩銀子一車,”早就知道價格的孟方荀笑眯眯地與他們說,“一袋一百斤,只是撒施法的話,能夠施肥一畝地呢。”




“但若是深耕法的話,用的就要多了,眾位大人考慮好,治下種植的作物需要多少蚯蚓肥。”




“一畝地就需要一袋!”




眾位大人驚呆了,他們想過這蚯蚓肥可能不會很貴,畢竟一石糧食才賣多少錢,要是這肥比糧食還貴誰去買。




沒有想到便宜到一百文一畝地,這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夠負擔得起。




許懷謙要的就是普通百姓也能夠負擔得起,要是普通百姓都負擔不是,這蚯蚓肥說白了,又會成為達官顯貴的東西。




到時候富的越富,窮的越窮,不就什麼都沒有改變?




索性這養蚯蚓基本上是零成本,它們的吃食到處都能夠尋到,他們付出的也就一點人工罷了,一百文一袋,他們至少能夠賺**十文呢。




聽到價格的大人們都在點猶疑許懷謙賣這麼便宜收得回成本麼,不過他們猶疑歸猶疑,可去買蚯蚓肥的眾人誰也沒跑了。




說服了朝堂,孟方荀這才寫了一篇《盛北現狀》的旬報發行天下,天下震驚。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盛北百姓與官員沒有懈怠,積極努力的自救,終於靠著許大人發現的蚯蚓肥和朝廷資助的麥種成功種出一畝地五石糧食的豐收,徹底打破了災後完全要依靠朝廷依靠地方資助的窘迫,讓我們為他們的勝利與豐收鼓掌。”




孟方荀這篇文章寫得感人肺腑極了,可惜沒有多少人在意裡面的感動,全都被那一畝地五石的豐收吸引了過去。




“我的天啊?!”




“一畝地五石的豐收?!”




“我種了一輩子的都沒有見過一畝地能收五石糧食的時候。”




“這哪裡是災區,這分明就是一個產量的聖地啊!”




“這下好了,他們自己種地就能把自己的肚子給餵飽了,哪裡用得著加我們賦稅來養他們!”




不用加賦稅了,所有百姓都鬆了一口氣,但隨即他們又把目光放在了那個可以讓一畝小麥增收到五石糧食的蚯蚓肥上。




“蚯蚓肥是什麼肥,我們怎麼沒有聽說過?!”




“荀報上不都說了,這是許大人在盛北發現的一種新型肥料,我們能聽過才有怪了。”




“沒聽過可以買嗎?”




“又不是隻有盛北一個地方可以種小麥,我們這些地方也可以做小麥呀,要是我們每年也能增收一倍,不說一倍,就算是增收一石都划算啊!”




“是啊,一畝地多一石就多三百文,現在誰家沒個十來畝地,這粗粗一算,一年能多出三四兩銀子來哩,要是這個蚯蚓肥不貴的話,有搞頭!”




賬誰都會算,百姓們書沒有讀過多少,算起自己的銀錢來,那速度可快了。




一發現這個蚯蚓肥對他們極為有利,一個個都特別想買。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商人們看到邸報,發現盛北的糧食豐收,朝廷不會再組織他們捐款以後,大鬆了一口氣。




隨即他們就這份旬報裡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商機。




“這個能夠使小麥增產一倍的蚯蚓肥,絕對有市場!”




果不其然,邸報發行沒有兩天,大街小巷的百姓都在討論這個蚯蚓肥了,其中有不少人都表示如果這個肥料不貴的話,他們願意購買。




嗅到商機的商人們,也不管這個蚯蚓肥的價格如何,駕著馬車就往盛北跑,先買先賺。




只要這個蚯蚓肥的價格不超過糧食的價格,這裡面的利潤怎麼都不會太少,大不了薄利多銷嘛。




就算薄利多銷不了,也能拉回來合著鋪子裡面的其他東西配合著賣,做商人的就沒有讓自己虧本的。




有些商人是衝著蚯蚓肥去盛北的,還有些商人純粹就是因為糧食區的盛北。




去年那場水災,讓不少商人都把家裡的存糧給捐了出來,在經過這一年糧鋪的售賣,鋪子裡面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既然盛北這次大豐收,這麼充足的糧食,他們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糧價上再壓壓價,如此回來一倒手又能掙一大筆。




還有些商人看到這麼多商人跟著去盛北,想到勝北那麼多災民突然有了錢也是需要消費的,拉著自家的貨物跟在這些商人身後也向盛北去了。




這才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原本狗去了都得餓著肚子回來的盛北,現如今各大商人都往盛北跑了,生怕跑慢了就沒有生意做的架勢,看得曾經都說那盛北是個垃圾收容所什麼垃圾都要得百姓們,目瞪口呆。




一年啊,這才僅僅一年的時間,一個偌大的災區就這樣慢慢再恢復了?!




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看待盛北,盛北這邊豐收完了之後,所有人都看著許懷謙:“許大人,接下來我們種什麼啊?!”




“種豆子、花生!”許懷謙想不想地說道,他計算過了,一畝地五石的麥子,就算盛北的百姓賣一半留一半,那剩下的麥子也夠他們吃一年了。




老百姓有了糧,還缺什麼?




缺油啊!




他觀察過了,在縉朝,要是沒有油,一個成年男子敞開肚皮吃,至少需要兩斤糧食才能夠填飽肚子。




但是若是有了油水,就算是下苦力的勞力,一天半兩糧食就能夠飽腹。




省下的一斤半兩糧食,還可以養活家裡三個相同的勞動力,可想而知,油是多麼的重要。




但是,這個時代,黃豆的榨油率特別低,只有百分之三左右,也就是一百斤黃豆才出三斤豆油。




所以不怪豆油貴得離譜。




而亞麻油出又是高,但許懷謙想起來,這種油吃多了,對身體的刺激性特別大。




怪不得他這麼排斥吃亞麻油。




所以,他覺得為了全縉朝百姓的安危,有必要推出能夠替代亞麻油的油了。




黃豆油和花生油就不錯。




雖然花生油許懷謙也不喜歡,但是不妨礙花生比黃豆的出油率高啊,好像能夠達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當然這是現代的數據,許懷謙向工部的人詢問:“現在的榨油技術榨花生,出油率是多少?”




“榨花生?”工部的人疑惑地看著許懷謙,“花生還可以榨油嗎?”




“你們沒吃過花生油麼?”許懷謙奇怪,他記得古代很早就有花生油了啊。




工部的人搖頭:“沒有。”他們還從未聽說過花生可以榨油。




那可能是縉朝還沒有花生榨油。




“那你們在盛北給我建個油坊吧。”無論如何,這花生榨油許懷謙都是要實驗一下的。




其實最好還是種植菜籽,菜籽油的出油率也很高,炒菜的口感更好,但是,盛北的土質不適合——




“許大人,”工部的人看許懷謙的目光都呆滯了,“我們又要修堤壩,又要修水庫,還要修水磨坊,偶爾陳大人還要找我們討論這個討論那個,我們真的沒有精力了。”




工部就來了三十個人,許懷謙把他們當成三千個人來用了,真再長十隻手也不夠用啊。




“沒事了,你們先忙你們的。”許懷謙見他們趴在地上,一頭長髮都抓成了雞窩頭,身上的衣裳也好久沒有換過,髒兮兮地趴在地上畫圖,拿算盤演算得都沒空回覆他的樣子,想了想,反正現在豆子和花生還沒有種出來,就不麻煩他們了。




拿炭筆在自己的工作本本上記了一下,要工部的人才。




看來,這次回京,他得再去工部薅點人來,人手嚴重不足。




是的,許懷謙準備啟程回京了,回京述職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回京參加陳金虎與王婉婉的婚禮。




他們辦在今年的中秋,正好他們一家人還能團團圓圓,多好。




就是他的在走之前,把盛北這邊的事都安排好。




記下要點,許懷謙這邊沒事幹了,他去了盛北一縣衙門接陳烈酒下班。




他現在是盛北一縣的縣丞,每日在縣衙裡和方天祿一塊工作呢。




這個盛北一縣衙門,還是當初陳烈酒知道自己當官了後,特別大氣地一揮手,用自己的磚瓦廠的磚瓦給一縣修的衙門,在一眾大部分都是帳篷的營地裡,這佔地面積極廣全都是青磚瓦黛建築的縣衙衙門,看上可氣派了。




跟知府衙門有得一拼了。




至於一縣這個名字,許懷謙取的,盛北被他劃分成了三十個區域,三十個區域的縣令都找他取名字,一下取三十個縣衙的名字,他哪裡取得出來。




索性就用一二三四五代替了,這樣也方便他知道,那個區域是哪裡,不然他每天光是想這個縣在哪兒,他都要想好大一會兒,太浪費時間了。




“老方,等商人們都到了,我們要鼓勵百姓多買農具,至於他們交易後收上來的稅,我們再辦個麵廠吧。”




許懷謙進去的時候,陳烈酒正在跟方天祿說事,他也沒打擾,在一旁默默地聽著。




“鼓勵百姓買農具我不反對,”方天祿聽陳烈酒說話,想到現在百姓們手中的農具都很殘破,確實很有必要買,但,“辦麵廠做什麼?”




“掙錢啊,”陳烈酒難掩商人習性,跟方天祿算賬,“你看哈,我們現在有水磨坊了,一斤麥子才三文錢,而一斤麥子磨成麵粉能出八兩的麵粉,一斤麵粉能賣到六到八文錢,這光是賣麵粉就能多賺一倍的錢了,要是我們再把麵粉加工成麵條,一斤麵條的價格是十三文到十五文,又翻了一倍,我們現在有麥子,有水磨,就差一個麵廠,等有面廠,我們一斤麥子價格直接翻了好幾倍,不掙錢麼?”




方天祿還沒有反應過來裡面的倍數,跟在陳烈酒身後的一男一女,率先反應過來,一臉崇拜地看著陳烈酒:“陳大人說得對!”




“嬸嬸說得對!”




許懷謙朝喊陳烈酒嬸嬸的方行簡看過去,挑眉,嘿,這小子又在亂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