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 作品

第57章 057

 若是擱朝廷,肯定是將這些人一併給殺了。

 但劉子嶽骨子裡畢竟是個現代人,還做不到殺兩千人眼都不眨的程度,尤其是這裡面有很多老弱婦孺。他們就是純粹被紅蓮教洗腦了,加入其中,做著死後昇天或是下輩子投胎個富貴人家的美夢,愚昧又虔誠,而且也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全部殺了過於殘忍,不殺留著也是個隱患。

 於子林輕輕點頭:“不光是興泰,連州也有不少這樣的百姓,全部都殺了肯定是不行,不若安排他們去服役吧,同時每日給他們普及紅蓮教所做過的惡事。”

 劉子嶽想了想,補充道:“還可將部分幹過不少惡事的紅蓮教骨幹,拉出來□□,讓被蠱惑的百姓來批判他們。”

 一是能夠破除掉紅蓮教中上層領頭人的權威,二是能讓被蠱惑的百姓知道,他們所謂的壇主大人、護法大人並不是那麼無私,甚至是拿著他們這些信徒給的銀子花天酒地、縱情享樂,吸他們的血,讓百姓識破他們的真面目。最後百姓們揍過這些骨幹,雙方結了仇恨,以後這些百姓恐怕也不敢再信紅蓮教了,畢竟他們可是揍過神使的。

 於子林贊同:“這個法子可在其他州縣一併推行。我們南越本就地廣人稀,若全殺了,未免太可惜了。”

 估計總共得殺好幾萬人。

 “好,回頭讓人捎一封信給黎大人和公孫大人。”劉子嶽說道。

 剷除紅蓮教迫在眉睫,劉子嶽雖說不想讓朝廷覺得他掏這筆銀子太容易,但也不可能眼睜睜等朝廷下了旨意再行動,不然依南越到京城的距離,得好幾個月去了。

 這期間只怕又會有不少無知單純的百姓被蠱惑進紅蓮教。

 所以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劉子嶽次日寫了一封信給池正業,讓他拿一筆銀子支持黃思嚴擴兵。當然,此事不會對外說,只說是先用著朝廷撥下來的銀子。

 這次一共要招募一萬四千名士兵,肯定不能再全部從興泰拉人了。興泰還要籌備採礦鍊鐵的事,再加上又清除了兩千多人,人手相對比較緊張。

 因此這次的一萬四千人,多是從廣州、高州等地招募。

 黎丞等人一面下發朝廷招募兵員的通知,一面上書朝廷訴苦。

 ***

 半個多月後,朝廷收到了南越的幾封急報。

 公孫夏、於子林等人都上報了當地排查出的紅蓮教眾的大致人數,然後再次懇請朝廷出兵,剷除紅蓮教餘孽。

 在奏摺中,他們一個比一個急,就只差說南越危矣,此事刻不容緩了。

 延平帝和眾臣看了自然是著急。

 南越再不重要,那也是大景的一部分,而且這幾年,南越相對穩定,也為朝廷貢獻了不少賦稅收入。若是失了這麼大片地區,朝廷不但要損失掉一部分財政收入,還將面對紅蓮教從南向北的反撲。

 所以,不但萬不得已,他們也是沒打算放棄南越的。

 可要再出一大筆錢,朝廷又沒多少銀子了。

 正為難時,太子道:“父皇,南越的紅蓮教還處於起步階段,正是最好撲滅的時候。這時候若能及早將其剷除,所用的代價最小。”

 延平帝點頭:“此言有理,太子你可否有對策?”

 太子拱手道:“父皇,兒臣私以為江南戰事交織數年,僵持不下,短期內怕是難以破滅,依兒臣看,不若先派一部分兵力又或是多撥些銀子,先絕了南越的紅蓮教,不給其坐大的機會!”

 這話聽起來挺有道理,其實太子是在給晉王上眼藥,同時挖晉王的牆角。

 如今國庫就那麼多銀子,這裡用得多了,那裡可不就用得少了。

 晉王一派的官員聽了,連忙反駁:“陛下,萬萬不可,江南重地,豈容有失?晉王殿下如今已剿滅數十萬紅蓮教眾,若這時候抽調兵力,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雙方都說得挺有道理的。

 延平帝有些犯難,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南越他不想有失,可江南更不能落入紅蓮教手中。

 “父皇,周大人所言有理,不可輕易調兵,以免亂了大哥的佈局。只不過,南越也很重要,不若讓戶部多給南越撥些銀子吧。”燕王站出來,一副兩邊都想保全的樣子。

 這番話最合乎延平帝的心意,因為他也是哪個都不想放棄。

 他拿起黎丞的奏摺翻開:“銀錢是一方面,南越缺的不光是銀子還有兵器、鎧甲等物。黎丞上書朝廷,懇請朝廷撥一部分兵器送去南越。”

 “陛下,如今武器司已無多餘的兵器了。”工部的官員連忙出來訴苦,“陛下,江州、東州等數地的礦山遭到反賊的衝擊,已不能採礦,短期內,武器司無法鍛造出如此多的兵器。”

 延平帝惱怒地瞪著他:“這不行那不行?那拿你們還有什麼用?”

 被罵的官員老老實實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這時候兵部一官員道:“梁大人,咱們知道工部有難處,可你也不能讓將士空著手上戰場殺敵吧?這事工部得想想法子才行。”

 梁大人苦不堪言:“陛下,非是臣推諉,實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沒鐵礦讓他上哪兒冶煉兵器去?

 這倒是,便是指責他的兵部官員也沒話說了。朝中再一次陷入了死寂。

 良久,翰林院一年輕的官員站出來道:“陛下,這事可否讓南越想辦法自己解決兵器一事?南越如此大的地方,焉能沒有一處鐵礦?”

 這本來是不合規矩的,可現在都什麼時候,還講什麼規矩,先保住大景的領土,滅了紅蓮教再說。

 延平帝緩緩開口:“毛愛卿說得好。諸位愛卿,可知南越何處有鐵礦?”

 沒人吭聲,就在延平帝臉色變得難看時,陳懷義慢吞吞地站了出來,上奏道:“陛下,微臣當初在連州呆了數年,發現一處地方好似有鐵礦,若將其開採出來,不但能供應南越水師的武器需求,若有多餘,還可援助江南等地。”

 這話說得甚是得延平帝的心。

 延平帝大喜:“好,陳大人不愧是個有心人,如此一來,鐵礦的事就不用煩了。”

 大臣們見圓滿解決了這事,也紛紛向延平帝道賀:“恭喜陛下,真是天佑我大景。”

 “有了鐵礦,南越的危機可解決矣。”

 ……

 聽著大臣們的馬屁,延平帝很是高興,將黎丞那封奏摺翻開又看了一遍,詢問道:“黎丞在奏摺中說,十萬兩銀子不足以養兩萬兵員,懇請朝廷再撥些銀子,諸位愛卿怎麼看?”

 也不是延平帝大發善心,突然這麼好說話了。

 實在是黎丞哭得太慘了,說是一把鼻涕一把淚也不為過。說什麼,廣州府衙已是想方設法,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實無能為力,他這廣州知府當得實在太不稱職了,對不起陛下,對不起百姓,請皇帝責罰云云。

 似乎是有了辭官不幹的念頭。

 延平帝對黎丞還算滿意,現在南越正值多事之秋,他不幹了,派個不瞭解當地情況的去,出了亂子怎麼辦?

 而且,延平帝隱晦地打量了一番下面的臣子,這些人恐怕都不願意去南越挑起這個大梁。

 對於掏銀子這個事,除了戶部和晉王的人,其他大臣並不是太反對,畢竟黎丞的要求也合情合理嘛,養兵不需要花銀子的嗎?採礦鍊鐵、鍛造武器也得花錢。

 “陛下,十萬兩銀子對兩萬大軍確實有些捉襟見肘……”

 “陛下,不可,國庫已無多少銀子可用!”戶部堅決反對,這回掏了,下次沒錢,陛下還不是得拿他們問責。

 延平帝被吵得頭痛:“再給黎丞撥五萬兩銀子,告訴他,這是朝廷想方設法擠出來的銀子,就這麼多了。”

 雙方這才停止了爭執:“是,陛下。”

 延平帝揉了揉額頭,不耐地說:“退朝。”

 大臣們各懷著複雜的心思,出了宮,有幸災樂禍的,也有嘆息的,沒能為此給晉王添點麻煩,也有感慨這南越的地方官不好做,千萬不能流放到那裡去。

 殊不知,黎丞接到聖旨和意外得來的五萬兩銀子,心裡樂開了花。

 果然還是平王殿下有經驗,這哭一哭,嚎幾嗓子,不但哭來了鐵礦開採權,還額外多了五萬兩銀子。他啊,從前就是太老實了,以後得學著點,今年上繳賦稅時也少徵一二,免得朝廷明年又給他們南越加徵賦稅。

 不,不光是他,公孫夏、於子林他們也得一併通知到。

 說幹就幹,黎丞馬上提筆給相熟的幾個府縣官員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