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29 達恰尼克

“首先要明確一點,像黑水省的產業結構,只有重資產大工業才能吸收富餘的勞動力,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農村勞動力吸收的微調。但這裡面就出現了一個矛盾,即重資產大工業在地區內的大衰退,跟這種期望背道而馳,就需要更上層的力量,才能扭轉,不是我出個點子,談兩個項目就能搞定,這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

“其次,這種情況有沒有辦法舒緩?或者說至少拖到整個國家的發展形勢,出現決定性的戰略轉向?我的判斷是有,但殘酷點講,對現在的青少年或者說我的同齡人而言,會很不友好。”

“再次,有沒有什麼案例,是可以緩解地方剩餘勞動力,並且還能以家庭為單位挺過艱難期的?我的回答是有。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達恰?尤其是東北的老同志?”

王重慶一愣,以為是蒙語、滿語或者其它少數語言。

結果喝茶的魏剛開口道:“高爾基的《避暑客》,翻譯用羅斯話來講,就是‘達恰尼克,這個我曉得,我聽……我老早在松江聽過。”

“……”

“……”

“……”

禿頭老漢這一搭話,直接把王重慶還有張浩南整不會了。

你這文盲挺溜啊。

不過看禿頭老漢這話都說不囫圇的樣子,毫無疑問,他不管是瞭解“達恰尼克”還是說高爾基,九成九都是“帶頭大哥”談笑風生間聊的。

這禿頭老漢聽過了,就記下了。

算他厲害。

“不錯,‘避暑客音譯呢,就是‘達恰尼克,這個‘達恰,就是鄉間別墅或者房子的意思。之所以聊這個呢,是因為前蘇聯時期描述生活幸福的三大件,一,就是公寓。”

張浩南抬手豎起一根手指。

“二,汽車。”

說完又伸出一根。

“這第三,就是‘達恰。”

三根手指晃了晃,張浩南接著道,“可能有些老同志會疑惑啊,我們中國的老百姓,常說‘衣食住行,怎麼蘇聯人這個住,要兩套房子?”

果然,周圍一群老頭兒都有這樣的疑惑。

他們的確經歷過那個時代,但對蘇聯的印象,是模糊的,是信息包裝過的,只有“老大哥”和“蘇修”這兩個具體形象,沒有過渡地帶。

當然,國與國之間的鬥爭,需要的正是這種固定印象。

“其實這個‘達恰,嚴格來說,就是充當了‘吃這個重要補充。”

張浩南沒有賣關子,直接給瞭解釋,“從財產角度來描述,‘達恰在法律上屬於集體財產,是屬於‘集體農莊範疇;但是從實際使用角度來看,在過去就是使用者私有的,土地產出不做再分配,由‘達恰的使用者,也就是當時的城市居民自行支配。”

“這解決了一個什麼問題呢?三個階段,三個方面。”

“第一個階段,二戰之後的土地利用及大規模食品物資配給,使得大城市居民可以通過自有土地的產出,來舒緩大城市物資調配上的壓力,客觀上減輕了國家整體的農業負擔。”

“第二個階段,解決了嬰兒潮之後,在僵化體制下的冗員問題,以及這個時期過度城市化遭遇的供給困境。”

“第三個階段,國際局勢劇變之後,在前蘇聯不復存在的情況下,能夠最大限度地不造成饑荒,同時過度城市化造成的低就業,達到了一定時間一定空間的緩衝效果。”

說到這裡,王重慶明顯愣了一下,若有所思,也不僅僅是他,連魏剛都愣了一下。

實際上,兩江省也有“城市化”的隱形“國策”,沒實力的地方,就是被動接受;有實力的地方,還能狗叫兩聲的,則是搞一搞對抗;有實力能狗叫但是腦子活絡的,那就不要臉,為了應付上差,直接搞戶口本“城市化”。

魏剛是頂級的一線管理型幹部,他很清楚“城市化”不是仙丹,吃下去就無敵了,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整條線一起抓,城市建設要搞,鄉村開發要做,有什麼雜音,一句“物質文明建設”就頂回去了,當然也有老資格可以擺譜的底氣在。

但要說讓魏剛繞開“城市化”然後出主意,搞個高屋建瓴……對不起,那還是另請高明吧,他“帶頭大哥”都只能重點關照幾個直轄市外加特區,下沉到縣鄉那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