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阿房宮賦11





明朝。




李贄雙眼發亮,一拍桌案站了起來,激動道:“我便說!君主才是德之賊!妖妃也好,奸臣也罷,甚至是宦官,其權皆出自一人。興廢繫於君王,責任自然也在君王!楚姑娘真是我知音啊!”




啊這……




友人絕望地抹了一把額上的汗,心道你可別再說了,再說下去我都要被你嚇死了。本來李兄的想法便有些危險,被這水鏡一“點撥”,可真是愈發奔著大逆不道的方向去了。




不少人同樣被楚棠的觀點嚇到,指著水鏡張口結舌:“這這這......這說的是什麼話!皇上九五之尊,哪裡能隨意指責?!”




“呵!正確史觀,你們後人說的就一定正確嗎?如果不是楊貴妃迷惑了玄宗陛下,陛下怎麼會變得那樣昏聵?”




“可是......”有人面露糾結,“李香君真的很有氣節啊!楊貴妃也是被玄宗強搶去了的......”




他對這些戲文和皇家八卦印象最深,這時一股腦全想起來了。




還有人想得更深一些:“不管禍水不禍水,碰上個好皇帝咱們的日子確實會好過幾分,那盼好皇帝就和咱們平時盼青天大老爺一樣吧?”




他順著類比,倒是咂摸出幾分味來。




晚唐。




杜牧苦著臉搖頭,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楚姑娘說得也太......大逆不道了些。君威豈能冒犯?若不然他也不必拐著彎借古諷今了。




北宋。




蘇洵對這也深有體會:“老夫以六國賂秦說事,便出自避諱,可這樣的話又如何能說道?”




他搖搖頭,難道還能責難君上嗎?




中唐時期。




白居易搖首:“諷諫諷諫,該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說破反倒不美。”




更何況,一旦明言,結果還不僅僅是“不美”而已。




太極宮。




貞觀君臣都沒想到楚棠這話鋒一轉倒是直接把矛頭轉向皇帝了,一眾臣子心裡一緊,俱是低頭諱莫如深,徒留上首的李世民兀自沉吟。




知曉後事後,其實李世民也明白禍亂來自於他的那些不肖子孫,連他自己都在心裡罵了李隆基和那什麼唐敬宗幾百回了。可楚棠這裡針對的顯然不只是李隆基李湛,她是把所有皇帝都放進了審視的一面!這就不得不讓他驚心了。




未央宮裡,劉徹的神情同樣添了幾分嚴肅。安史之亂和唐敬宗大起宮室的事他看得分明,君王尋歡作樂忘卻國事招致災禍,捫心自問的確也怪不得紅顏。但君王之過豈能隨意指摘?那帝王尊威豈不是成了笑話!楚棠還是大剌剌在水鏡上講出來,難免不會造成人心浮動。




熱鬧是看了,麻煩也不少!




劉徹恨恨地想著,心念幾轉,喚來有司道:“擬詔,就說朕觀水鏡以來,又遍覽前代




史冊,深感君王一身責任重大,昭昭百代青史共評,故厲以修身、儉以養德,督諸臣公亦以朕為刑範、以天下為首責,兢兢業業、盡忠為國,謹慎牧民,若有尸位素餐、以權謀私者,一經舉查嚴懲不貸。”()




說罷,他又在心裡琢磨了一遍是否有遺漏,才揮著手道:暫時就這個意思,你等商量潤色一二,再呈與朕。




?春山有信的作品《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頓了頓,又道:“記住,此詔務必傳至大漢十三州郡,以安民心。”




堂下聽命的丞相等人心知茲事體大,並不敢馬虎,忙恭敬行禮:“是!”




【再比如說這篇賦,無論賦文本身還是課下注釋,都將“秦朝統治者”指向秦始皇,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很大程度上秦始皇還是“奮六世之餘烈,背七世之黑鍋”嘛。】




這話一出,奉天殿裡的朱元璋當場不樂意了:“幹嘛?皇帝都罵了,還要給秦始皇正名?”




未央宮。




劉徹也是暗自咬牙:“合著朕勞心勞力補你捅出的簍子,你倒是先給始皇帝穩定人心了!”




晚唐。




杜牧再次無奈:“既已知曉我之本意在言本朝事,始皇與阿房事只是藉以渲染,又何必......唉!”




怪自己以賦言事好發議論咯,現在自己也變成了人家議論的對象。




秦朝。




咸陽宮中的君臣也被這樣的展開惹得迷惑了,李斯咂摸著那句“背七世之黑鍋”,心說難不成是把胡亥做的孽給算到陛下的頭上了?




蒙恬尋思著那句“七世之黑鍋”,腹誹我們陛下可沒有屠戮兄弟姐妹,真是好髒一口鍋。




被眾臣猜測著的嬴政面色如常,手背上的皮膚卻微微崩了起來,顯然對接下來要說的話添了幾分在意。




楚棠啪啪甩了幾張圖,接著道:




【結束七國征伐、完成形式上的統一;置郡縣,加強中央集權;書同文、車同軌,再次為國家統一增加砝碼,將大一統觀念置入每個中國人的基因;修建那個年代的高速公路——直道、馳道;




北擊匈奴;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開拓嶺南、封禪泰山等等,每一項都是相當拿得出手的政績。他的許多制度還一直沿用,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法”,對於某些過於偏激的言論,我們只能說“勸君少罵秦始皇”。】




她說的每一件事都配上了相應的圖片,主打一個有圖有真相,眾人聽完頓時炸開了鍋——




“這麼一看,始皇帝確實幹了不少事兒誒!”




“哼!那他耗費了多少民力?修築長城死了多少人啊!”




“就是!而且秦法嚴苛,那麼多徭役,百姓分明是不堪其命!”




“還有焚書坑儒,簡直駭人聽聞,暴君!”




“天下苦秦久矣,秦朝就是暴/政!




“可‘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這是太史公也認定的呀!”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呵呵,那你願意做始皇帝的臣民嗎?”




()......




一眾人等爭論不休。




漢初。




劉邦想起自己當年的見聞,眼中不由得也生出幾分追懷:“當年始皇帝東巡,乃公在會稽得以一見始皇聲威,曾言大丈夫當如是,始皇之功,平心而論確堪為一偉丈夫。”




蕭何頷首,又道:“然而始皇不施仁義而逞詐力,窮役百姓,惹得海內沸騰、生民煎熬,如此又怎不是亡國之兆?”




“說得是啊,所以此時要與民生息!”




這麼說著,劉邦又與諸臣討論起國政事宜來。




武帝朝。




劉徹沉默著沒說話,大漢代代以秦為鑑,關於秦始皇的記載他不知道讀了多少遍,對於始皇帝的功績他也心知肚明。




平心而論,此時的劉徹還是很欣賞秦始皇的魄力的,漢承秦制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但漢室顯然不可能宣揚秦始皇,天下百姓也不會願意再返秦世。




所以......




劉徹眯了眯眼:“這種正名還是放在後世吧!”




唐朝。




李世民一手輕叩桌面,不無感慨道:“秦始皇置郡縣,由君王直接任免州郡長官,一改‘國中之國’局面,又有三公九卿分立,漢承秦制,大唐三省六部亦脫胎於秦時,‘百代皆行秦政法’倒也不差。這寫詩的人,很欣賞秦始皇?”




說到最後語氣帶了幾分玩味,那人是出自什麼心理,又在什麼狀態下寫下了這樣評論秦始皇的詩句?




府邸之中,虞世南眼光犀利:“秦始皇棄仁義而用威力,這正是他可以吞併天下卻而不能保有天下的原因。所貽訓子孫者,唯貪暴而已。”




他想起楚棠透露的晚唐時局,倒是能理解杜牧為什麼選定秦始皇來做這個反面教材了。




明朝。




朱元璋所處時代靠後,更能理解那句“百代皆行秦政法”的內涵,哪個朝代沒有沿襲幾分秦制呢?但是朱元璋還是有些不能苟同:




“功績歸功績,但始皇暴虐也是事實,只說功績也不能算正確認識吧?”




我勸你別太厚此薄彼!




然而下一秒楚棠:【然而就像偉人說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喪失了進取的方面,志得意滿,耽於逸樂,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




就像秦始皇陵,雖然是歷史文化的奇蹟,如今也給我們創了不少收,但耗費的民力物力財力都是極大的。虐民自奉,天下不堪其命,後繼之君又是個更瘋的,豪傑並起也是想當然的事。




總之,就像我們平時說的,死了的老大哥才是好的老大哥。同理,亡了的大秦才是好大秦。】




朱元璋:......




李世民:......




劉徹:......




劉邦:......




還有先前許多不平的人:......




好了,沒事了,也罵了,而且似乎比我們罵得還狠。




尤其是最後一句,簡直是誅心之論啊。




秦朝。




眾人也迷惑了。




“這這這......後人到底是誇耀陛下還是批判陛下啊!”




怎麼一會兒說好一會兒說不好的?




蒙恬表示有些看不明白了。




蒙毅也有些猶疑:“難道這就是楚姑娘說的...正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