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傾 作品

燕北

    言君玉不知道如何回應他的話。

    從某種邏輯上來說,蕭景衍說的是沒錯的,當初在思鴻堂,他說要為了蕭景衍去邊疆,那麼也應該為他留下來。

    但如果他去邊疆,能起到他的作用,可以讓本該戰死的人免於死亡,那他不去,不僅背棄了父親和祖母的期望,也算是把那些人拋下了。況且這是最難的時候,他學了這麼久,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他甚至沒法問別人的意見,雲嵐是不必說,容皓也一樣,在他看來,自己去邊疆起的作用一定還沒有在東宮繼續做太子殿下的小言來得多,但言君玉一直記得洛衡的話。

    他在這抉擇中糾結,好在最近天天跟著蕭景衍出入樞密院,多少被軍情分散了注意力,不至於太過糾結。蒙蒼確實是用兵如神,打下幽州後,並不冒進,而是一點點清理周圍的區域,雖然話狂,在打仗上卻心細如髮,該兇猛的時候氣勢如虎,該沉穩的時候又步步蠶食,不動如山。

    言君玉在樞密院第一次見到了整個幽燕的地圖和沙盤,巨大的桌案邊圍著幾位皇室宗親、兵部尚書和侍郎、還有代表慶德帝的朱雀、和安南軍敖仲為首的幾個將領,連鄢瓏也來過一次,是送他父親仿製的西戎翻子床弩。幽州城牆是巨石砌成的,這床弩卻能發射丈餘的巨大□□,直接釘入城牆中,把石磚拉下來,現在還沒有對付這床弩的辦法。

    不過敖仲將軍和言君玉都覺得幽州是兵力問題,蒙蒼是西戎精兵,兵力又是幽州兩倍,才會如此潰敗。不然守城只要守下第一次,後面就容易許多,西戎精兵再強,攻城也是再而衰三而竭,扛過去前三次,對方只能圍城。

    “其實燕北的問題也大,西戎最好的六萬精兵去了幽州,燕北就該重兵出擊截他後路,怎麼能因為幾千傷亡就退回來?拼掉三萬,也該讓幽州扛過去。”有次私下議論的時候,衛孺忍不住道。

    言君玉聽到這話,也眼睛一亮,自從見過蒙蒼的兵法後,他幾乎是刻意地強迫自己只鑽研中正的兵法,把奇兵全留給了衛孺,這是主將才有的策略,要信任自己的先鋒將軍。蒙蒼比他們大也比他們經驗豐富,他們只能用最快的方法才有可能追上去。

    他自己仔細分析了一下,第二天也特地找敖仲將軍討論了幾句,道:“我也知道這是馬後炮,除非有密旨,否則燕北王是絕不會這樣做的。”

    以三萬兵馬的代價拯救幽州,雖然從戰略上看是對的,但就算成功,事後燕北王也是大罪——擅自調動大軍損失兵力不說,誰能想到幽州真的會淪陷呢?都以為是固若金湯的城池,就連言君玉和敖仲也沒想到會那麼快。看來蒙蒼一定研究過幽州許久,也許在進京朝賀前就已經有了這計劃了。

    如果吃掉燕北三萬兵馬,他一定就不會打幽州了,燕北輕騎雖然不是他對手,西戎也至少會有萬餘傷亡,蒙蒼一定要修整之後再考慮幽州,也不會再有這樣整個幽燕都被牽制的絕妙時機了。相比幽州淪陷,三萬兵馬只能算小虧而已。

    可惜燕北王沒有這樣的決斷,如果換了自己在那,就算拼著殺頭也要調兵。羽燕然那傢伙,跟自己玩的時候像模像樣,關鍵時候真是不中用,也可能是被那次貿然出擊的後果嚇壞了,從此收斂了。

    言君玉扼腕,但這次敖仲將軍卻沒有上次那麼專注聽他說了,而是有點心神不寧的,弄得言君玉也說不下去了。他在樞密院混了一會兒,也只看見廣平王跟幾個老頭子在那唉聲嘆氣。廣平王就是慶德帝當年看梅花故事裡那個被先帝抱著的小皇子,言君玉一直覺得他這人有點奇怪,說他坦蕩,但心無城府如何在慶德帝手裡平安到現在?說他有謀略,又一點不見施展,樞密院幾個老王爺的見識都比他厲害。

    第二天的軍情仍然讓人心裡一沉。幽州淪陷後,燕北和靖北相當於斷開的鎖鏈,只得各自堅守,靖北在察雲朔的進攻下十分吃力,唯一的好處是靖北雖然有個北字,其實鎮守的是大周西北部的疆域,而南疆軍的大頭就駐紮在西南,如果靖北出現險情是可以支援的。這也是敖仲雖然整肅三軍,但並沒大量抽走南疆兵力的緣故。

    “敖將軍什麼時候去幽州啊?”衛孺等得焦急,忍不住問。

    “我想他也在觀察蒙蒼下一步的意圖,前線不比京中,當局者迷,一旦進入戰場就再也沒有這種俯瞰的清醒了,我們快把宸明書寫完,到時候送給他。”

    “送給他幹嘛,我們不去打仗了?”衛孺頓時急了。

    言君玉支支吾吾說不出來,只得轉移話題了,好在衛孺現在天天被葉玲瓏耍得團團轉,也沒注意到他的糾結。

    敖仲大軍開拔那天是個大晴天,京中雪已經化完了,太子代慶德帝送行,仍然是黃金臺,玉龍劍,禮儀繁瑣。敖仲將軍帶走五萬精兵,不僅京中駐紮過的安南軍十分整齊,連從南疆調來的一萬五精兵也全部裝束整齊。安南軍的盔甲是鄢瓏父親改良過的。南疆炎熱,又是山林作戰,所以戰甲靈巧輕薄,還有藤甲。雖然敖將軍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用重甲練兵,但相比西戎的重甲騎兵,還是略遜一籌,估計真打起來戰損也會很高的。

    大周騎兵都在西北,靖北侯那有兩萬最精銳的騎兵,然後就是幽州的重騎,可惜隨著幽州淪陷全部葬送了,甚至沒有來得及和蒙蒼的鐵兀塔正面交鋒。言君玉也在樞密院見過探到的鐵兀塔的圖畫和半件殘甲,顯然是改良了鐵浮屠。從逃出的士兵供認裡也可以知道,蒙蒼的鐵兀塔,是用鐵連枷代替了鎖子馬,當年察雲朔在幽州牧那就吃過鏈錘的虧。重甲騎兵揮舞著沉重的鐵連枷,鋪天蓋地而來,就算打中的是胸甲,裡面的人都要骨折吐血,簡直是噩夢般的景象。

    “可惜西戎馬好,沒法拉扯陣型。有□□陣,鉤鐮槍也行不通了,不然重甲倒地之後基本很難起來,要是能想辦法掀翻鐵兀塔就好了。”

    但言君玉知道這不是他的工作,鄢瓏父親已經殘廢,只能寄希望於鄢瓏在戰場上得到領悟了。

    敖仲的大軍趕赴邊疆,戰局稍緩,蒙蒼也穩下來,第二天才打第一個遭遇戰,小試牛刀,只用了五千人。言君玉是第一批看到戰報的,登時心一沉,傷亡比他想的還要慘烈。

    如果敖仲也抵擋不住,他簡直不敢想象這後果。

    邊疆會徹底成為一個絞肉的磨盤,大周需要源源不斷地投入士兵和財力,依靠接近七比三的傷亡比去拖垮蒙蒼的精兵。西戎的兵精,補充就不如大周的快,這會成為最殘忍的棋局,大周的子民,那些健壯的青年,都將投入戰場的血肉祭品,比得就是誰先耗不下去。

    如果拼光全部十萬安南軍,加上靖北和燕北能支援的幾萬騎兵,察雲朔現在的十萬精兵也會損失大半,這是整個西戎最精銳的勇士,何況為了裝備鐵兀塔西戎壓榨光了周圍的胡族。到戰局過半的時候,西戎也許會放棄大周,朝著其他的鄰國出手。

    十萬安南軍埋骨邊疆,言君玉想想都覺得手抖。他這才意識到原來蕭景衍那天為什麼會說戰情如火,太子殿下早已經算到這場大火要燒光多少人命。演義中最愛誇大,動輒大軍百萬,其實是兵卒不分,連民夫也算上,所謂百萬大軍,其實真正能上陣的還不到十萬。

    說來殘酷,其實算戰損時,這些民夫是不算在內的。

    但他沒想到踐行那天,敖仲老將軍臉上的悲壯不是因為這個。

    第三天戰報送到,仍然是極小規模的衝突,蒙蒼甚至沒有正面作戰,而是繞過呼延河的支流,在幽州的東北邊見了幾個將領。燕北常在那裡騷擾,他手下有幾個將領腦子不太好,吃了不少虧。他是少有的能打大仗也有奇謀的天才,這次直接在必經之路上設伏,打了燕北一個措手不及,直接滅了一支來騷擾的七百人的輕騎兵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