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南極科考的冰火洗禮(4)

    “沈隊長,什麼事?”“出什麼事故了嗎?”

    我說:“小程不見了,他支帳篷紮在地上的固定銷釘只剩了4個坑,可能被風吹飛了。”

    七八個人在10級大風中兩三人一組互相攙扶著,順著風向找小程,走了大概三四百米才找到人。我們露營的地方是現在的美廉美超市附近,小程是被風颳到了現在的解放乒乓球館,那裡在1959年是裸荒地,有一個明顯的凹坑,小程的帳篷在薄雪地中一路滑行,滑到凹坑裡,沒有風了,就停住了。

    搜救隊跌跌撞撞地衝過去,到了帳篷旁邊,就聽到裡面傳來山響的呼嚕聲。打開帳篷把小程踹醒,他對剛才被風吹走的事情一無所知。

    “說過了鋪設帳篷的時候要打滿8個銷釘,你這個小胖墩只打了4顆,偷工減料,現在好了吧,”政委趙陽批評道,“幸好今晚的風還不算大,要不然我們就只能去阿根廷找你了!”

    ……

    在喬治王島上露營的這8天,是解放站建站過程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天當房,地當床,耳邊是南極洲大陸刮過來的疾風,臉上時不時落下一星半點的雪花,這雪花是從帳篷的縫隙裡鑽進來的,落在帳篷裡,漸漸被身體體溫融化,早上醒來,感覺像自己尿床一樣,身下壓的帳篷底墊都溼了。

    頭4天我們集中修建運輸艇碼頭,從第四天起,科考船運來了房屋的預製件,在島上隊員的不懈努力下,12月8日,我們一次搭建好了3幢20平米的房屋。這天下午8點收工的時候,所有的57個人擠在這3間其實還沒裝加溫裝置的小房子裡蹲成一片,一人手中一個飯盒,看著飯盒裡的熱湯

    飯冒出的熱氣,好多人都掉下眼淚來。

    這8天我們就沒吃過這樣的飯。南極的戶外,一盒熱騰騰的飯菜如果沒在三分鐘之內吃掉,就會被風吹得冰冷,再冷一點就變成冰碴子。

    在出發前,肖虎軍、蘇聯曾參加過極地探險的顧問專家都強調過,南極考察站建站成敗的關鍵是物資轉運。

    蘇聯專家說,如果你們在一個氣候週期內只能轉運1000噸物資,那考察站就只能做成季節性駐守的“臨時站”;要想建成“常年站”,讓人類在這裡扛過南極的冬季,至少要向岸上轉運2500噸物資,也就是此行我們攜帶的物資中的83%。

    考察隊物資運輸的主力是三艘運輸艇,其次是兩架卡-15直升機。這個直升機是蘇聯的第一代艦載直升機,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較差,運量小、飛行不穩定,風浪大一點就沒法從直升機平臺上起飛,只有修建碼頭,讓運輸艇可以快速卸貨,才有希望在六十天之內建成一個常年站。

    我們用4天修起了第一個運輸艇碼頭,第9天的時候又修了第二個碼頭,此後的工程進度就明顯加快了。第8天修好了擠一擠夠住60個人的房屋,過幾天增加到夠住100多人,然後修了一個食堂,大夥兒終於在南極的陸地上用餐桌吃飯了。

    在島上工作的同志也增加到110人,隨著建站工程的展開還在不斷增多。當然,雖然晚上能住進房子裡睡覺,條件總的來說還是很艱苦的。從12月1日到12月20日,這20天我們有11位同志病倒,由卡-15直升機送回科考船休養治病。

    這時候,我強調的遠征隊所有成員一專多能的要求就顯示出了作用,因為2/3的同志都接受了建築技能培訓,病倒的同志可以隨時有人頂崗,不影響考察站的建設。